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收藏体系未来怎样变化
近日,西泠2015秋拍落下帷幕,以超过10亿元的成绩跻身2015秋拍成交额全国前三,85.16%的总成交率更是令业内瞩目。其中,备受业内关注的“中国首届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不负众望,推出的12件拍品全数成交,为西泠此季秋拍贡献了5283万元。西泠印社油画部经理马进称,西泠拍卖会将此专场延续下去,他相信西方大师的作品会被更多国内成熟藏家所关注。
《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2070万成交
“中国首届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囊括莫奈、雷诺阿、柯罗、高更、莫兰迪、安迪·沃霍尔等十余位耳熟能详的西方大师馆藏级风景、静物、素描作品。作为国内首次推出的“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不论是藏家还是同行均给予了莫大的关注。
记者注意到,当天这场拍卖的时间已至深夜,但朋友圈频频传来消息?!氨咀ǔ〉南殖”硐挚晌讲桓褐谕?,不少拍品的成交价超出了预估的价格范畴,不少买家坚守到 凌晨以后”,一位当时在场的藏家告诉记者。最终,本专场共推出12件拍品全数成交,成为西泠秋拍第三个“白手套专场”,其中图录封面作品莫奈的《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以1500万元起拍,2070万元成交,该专场总成交额达5283万元。而莫兰迪《静物》和高更《树下的两头?!吩蚍直鹨?43万元和 667万元成交,位列本场成交价格的前三名。
该专场所取得的成绩也是马进预料之中的结果,“因为决定做此专场时,我们就对结果充满了信心”。据陆镜清透露,12件标的的买家全部来自国内。
估价合理符合中国人审美趣味
近两年,国内买家频频叱咤海外拍场,花“天价”购藏近现代西方大师代表作,让西方市场震惊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民众的关注;加之诸多西方艺术大师展览在国内的 举办,藏家们对西方艺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泠拍卖推出的“中国首届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可谓应运而生,也是西泠拍卖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不过,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在拍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该专场在3年前就已开始筹划,“原本计划2014年推出(西泠拍卖十周年),由于种种原因,在今年秋拍才亮相。虽然延迟了一年,但依然做到了国内首届?!痹诼斫蠢?,此季推出正当时,“虽然这一两年国内艺术市场环境不算太好,但恰恰这个时候的藏家们会用更加严谨、宽泛的眼光来看待市场”。
至于此次拍卖试水成功的原因,马进告诉记者,“本次我们选择的拍品估价合理,且流传比较可靠,有重要的出版记录”。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上拍作品符合中国买家的审美趣味,“这一次上拍的标的主要出 自中国人熟悉的西方大师,且大部分是大众喜欢的风景、景物画,容易得到国内买家的认可。否则,即使再便宜,也不会有人要”。
藏家或将西方艺术纳入收藏体系
从公开资料来看,不少拍卖行零星出现过一些西方艺术作品。虽然如今市场环境已经大变,西泠拍卖也属顺势而为,可毕竟这里是中国艺术品的主场。至于拍卖中存在 的难点,马进表示,“主要来自对作品的考证,会找来源可靠、有重要展览或出版著录的作品”。马进希望西泠拍卖提供的所有作品都是流传有序、资料齐全的拍 品,“藏家们只需考虑喜不喜欢,而不用再去对作品的质量有任何顾虑”。
至于该专场未来的走向,马进称,“‘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将会在西泠拍卖延续下去”。他相信西方大师的作品“会被更多国内成熟藏家所关注”,也会推动同行对于该领域的关注。马进说,“随着经济和艺术市场的发 展、国内藏家日益成熟和自信,将西方艺术纳入收藏也势必是未来的趋势”。他认为,“今后那些符合中国藏家眼光的西方作品,很有可能价格体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中国收藏体系 未来怎样变化 西泠2015秋拍






亚洲田径锦标赛在印度开幕
中国国家馆日专场晚会在世博会上演
台北:大熊猫“圆仔”迎来4岁生日
比利时举行“大帝巡游”古装表演
印度总理首访以色列
华盛顿举行独立日游行
广西严重洪涝灾害已致164.38万人受灾
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孟宏伟呼吁合力应对犯罪全球化威胁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