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强拆之后为何不敢认账?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但是摧毁它也许只要几个小时。公信力并非一时就能凝聚的,但是伤害它也许就是一两铲子的事情
日前,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大楼,突然被强行拆除。目前从媒体公布的细节看,这是一起典型的、失了规矩的暴力强拆事件。
拆迁行为,并非无法可依。我国法律法规早已作出明确规定,一种是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另一种是违章建筑的强拆。无论哪种情形,都要在拆迁行为发生之前,依法制定征收告知书、拆迁告知书、赔偿告知书,也就是所谓的“事先知会”。如果当事人不愿或者阻碍拆迁,也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商量着办”。
然而,白纸黑字是一回事,现实生活却是另一种状态。尽管暴力强拆违背法律规定,早已千夫所指,但是一想到它能为工程建设赢得时间,能让政府官员获得“暴利”,一些地方便会不顾一切地将其视为推进城市建设的灵丹妙药。停水、断电……一旦拆迁行为遇到阻力,接踵而至的便是“暴力”,郑州医院遭强拆事件发生后,有网友评论,“以往拆的多是民宅,欺负百姓,现在竟然连公立医院也遭殃,太疯狂?!?/p>
更荒唐的是,比起在拆迁行为上的“坚决”与“果敢”,在强拆责任的认领上,政府部门、投资商却又表现出惊人的“推诿”和“沉默”。拿郑州医院遭到强拆事件来说,媒体关注了,面对“拆迁者是谁”的公共质问,当地工程项目部推给了街道办,街道办推给了区政府,区政府只说拆迁合法,但对于具体哪些部门负责,却表示无可奉告。就此,“究竟是谁强拆了医院”居然成为一个“悬案”。当然,没有被承认的责任,不代表没有责任。据媒体报道,在强拆发生的当天,在拆迁者是谁、强拆是否合法等诸多程序问题都未厘清的情况下,当地区政府已经主动表示“要给予赔偿”。这难道就是一个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该有的举措吗?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但是摧毁它也许只要几个小时。公信力并非一时就能凝聚的,但是伤害它也许就是一两铲子的事情。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法律不能缺位,法治政府建设不能腿软,这样才能协调推进城市发展的“四个全面”。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守规矩、讲法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已成为政府治理的主旋律。究竟是谁强拆了医院也必须要有一个说法。1月10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强拆一事已经责成郑州市公安局正式立案,对违法拆迁的组织者、参与者进行调查。真相一定要弄明白,人们期待着暴力强拆尽快销声匿迹。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郑州医院遭强拆 强拆事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