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出境游交保证金成旅行社“行规”:防旅游者滞留不归
郭山泽/漫画
2015年12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附近的民生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民生旅行社),发现这家号称“京城首家大规模旅游体验店”的公司大门紧闭,数次拨打旅行社客服电话未有回应,只剩“如银行一样坚实可靠”的广告招牌赫然在目。
民生旅行社所在大楼保安告诉记者,公司这段时间都没有营业,早前还有不少旅客上门来讨债,现在冷冷清清,也不知道是搬走了还是彻底倒闭了。
保安说的“讨债”,是指旅客要求旅行社返还出国旅游保证金。记者联系到多位被民生旅行社拖欠保证金的旅客,他们均表示,为了参加民生旅行社推出的出境游,他们每人交纳了5万元至25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但在回国后几个月,对方以“签证还没消”“还在排队”等各种理由拖欠。截至去年11月,仅通过网上自发联络的受害者就有150余人,拖欠保证金近千万元。其中只有极少数闹得特别凶的旅客拿到了钱,其他人还在苦苦等待。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中提到,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首次过亿,达到1.07亿人次,与2013年相比,同比增长19.49%。从总量上来看,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世界客源地。”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蒋依依告诉记者。但伴随着出国旅游热度上升,也出现了一些旅行社及工作人员对旅客交纳的保证金逾期不还、挪作他用的现象。由于目前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对出国旅游保证金作出规定,旅游业对于如何收取、保存和退还也没有制定明确规则,旅游保证金管理一片乱象。
千万保证金到期未退
杨先生夫妻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经历了一场愉快的欧洲之旅后,又走上了一条讨债的漫漫长路。和他们一起走在这条路上的,有数百名与他们有同样遭遇的游客。这群人希望追回被旅行社扣下的高达数千万元的旅游保证金,不过从目前的情形看,他们仍然不清楚何时能拿回这笔钱。
事情的起因是2015年8月一条来自民生银行的旅游推销短信:“民生旅行社推出荷德法瑞奥5国11日古典艺术之旅,售价18888,刷民生信用卡,享两人同行一人免单?!毖钕壬敲裆欣峡突?,而且正好有出行计划,看到这条短信后便在民生银行网上商城购买了这款旅游产品。
付款成功后,正准备享受美好假期的夫妻二人,却被民生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要求向旅行社交纳5万元的出国保证金。这让不是第一次出国旅游的夫妻两人心生疑窦,因为按照过往的经验,出境游只需提供资产存款等证明,或者冻结银行资产即可,从来也没有向旅行社交过保证金。
夫妻二人权衡之后,决定放弃这个旅行计划,便要求民生旅行社退还已支付的款项,不料对方表示,旅游费用已经交纳,如果不交保证金,导致办不了签证属于客户违约,旅游费用不予退还。并且,民生旅行社还言之凿凿称,交纳保证金的事项在网上已经写明。杨先生得知后才恍然,可能是一不小心掉“坑”里了。杨先生随后重新查看网上商城关于旅游产品的描述时,在极其不显眼的位置发现“签证保证金”的字样。最终,杨先生只能妥协,支付了共计10万元的保证金。
但旅行结束后几个月,民生旅行社并未按照约定及时返还保证金。杨先生夫妻只好向消费者权益?;ば?、国家旅游局等部门投诉,结果在维权的过程中,发现和他们一样被欠保证金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建立了讨债QQ群、微信群,每天互相告知维权的进展,共商解决对策。
这些未获得退款的旅客中,不乏借钱交保证金出国的。比如来自福建福州的陈女士等四人,共交纳20万元保证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向亲戚借款,由于民生旅行社未退款,亲戚频频向陈女士父亲发难,老人家年过七旬还被逼写下欠条。广西柳州的刘先生和女儿交了10万元,好心的朋友们帮他们凑齐10万元,本想着回来就能还钱,可如今一拖再拖,最近朋友的母亲患病住院,朋友天天追着要钱,刘先生又急又内疚且无奈。
去年11月29日,民生旅行社委托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发布了一份告知函,文件中称:“受其委托,告知民生旅行社的游客,民生国旅、股东个人和股东的家人正通过质押股权、抵押资产等方式向融资机构获得融资,承诺等融资资本进入监管账户后,对所欠全部游客保证金分三期退还,2016年2月29日前退还全部金额?!?/p>
对此,多位游客向记者表示,民生旅行社正在统计信息准备退款,但截至目前尚未还款。
旅游业不成文的“行规”
所谓的“出境游保证金”,指的是国内出境旅游组团社在组织旅游者出境旅游时,为了防止旅游者滞留不归,要求旅游者在出境前向组团旅行社交纳一定数量的现金作为担保。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没有哪项条例允许旅行社收取出境押金,也没有哪项法规禁止旅行社收取押金,只不过中国出境游业务发展至今,收取保证金已经成了旅游业内不成文的行规。
究竟旅行社为何要收取保证金?“这是为了防止游客出境后在当地滞留而收取的一种押金”,蒋依依告诉记者,在旅行社常规的国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三大块业务中,出境游是利润最高但也是操作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业务。由于从事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一直都面临游客滞留的压力,所以对旅行社而言,如果一再出现游客逃团现象,“板子”是要打在旅行社身上的,旅行社不仅有直接经济损失,还有声誉损失。
在岳屾山看来,旅行社收取一定数额保证金的原因在于,为遭受的损失作出一定补偿,也为了防范被处罚的风险。有的旅客出境之后脱团,然后在当地非法务工,“黑”在那边了,之后当地移民局或者签证中心就可能对旅行社进行处罚,包括对旅行社发出的旅行团拒签或直接不接受他们的送签,这显然会对旅行社业务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经常出现游客滞留外国等严重情形,旅行社还有可能被国家旅游局取消经营资格。
那么,旅客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交保证金,金额又该如何确定?记者致电同程旅游、携程旅游等多家旅游网站,询问出境旅游是否需要交纳保证金,对方均表示,是否交纳保证金要看旅客提交的资产证明是否足够,比如房产证、银行流水单等,但最后还需要旅行社工作人员审核材料后确定,对具体收取标准未予透露。
江西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李云(化名)透露,这种保证金主要是针对低收入、无稳定工作的人群,在具体操作中对于单身男性、女性只身出国旅游的会特别注意,价格通常是5万元到20万元不等。至于会向游客收取多少保证金,目前,各家旅行社也都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通常都是游客和旅行社之间协商。出国保证金的收取,一般只收取现金或者是银行卡,不收取房产抵押等证件。
“收取押金虽然不能绝对保证游客不逃团,但能拿得出这笔钱的人在国内的生活境遇应该是不错的,没必要非法滞留在国外?!崩钤扑?,比如一家三口去欧洲,每人1万多元的团费,加上一人5万元的押金,总共近20万元,拿得出20万元用于旅游的人一般在国内都有不错的经济基础和生活境遇,外逃的可能性很小,再看其个人工作和经济收入状况,就可以基本确定其是不是真旅游了。
北京春秋旅行社总经理杨洋曾公开表示,现在像欧美、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滞留的可能性大,收取的押金就高;而发展中国家,游客滞留的概率低,收取的押金就少。再看个人资料,如果一名游客已经有不止一次的出境游经历,押金肯定就会少收甚至不收;如果是初次出境,或是个人资料可疑,就会酌情多收;个人资料十分可疑的,就是多缴押金旅行社一般也不敢接纳。
只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出于无奈”征收的出境旅游保证金,近年来屡屡出现扣留不还、挪为他用等现象,让不少游客蒙受损失。
旅行社“拒退”保证金或涉犯罪
在李云看来,办理出境游时,他们会要求游客冻结其在银行的部分资产,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旅行社不得对担保冻结的款项支取、划转。不过,这种方式涉及协调游客个人、旅行社和银行,实际操作手续复杂,有很多旅行社因此自行收取保证金。
“每个旅行社保存保证金的方式不同,有的放在公司账户,但不能排除有的违法犯罪放在个人账户,也不排除有的将钱从事其他金融活动和短期投资?!痹缹嫔奖硎?。
2014年11月,江苏南京便发生了一起挪用保证金中饱私囊的案件。当地一家旅行社接到10多位游客投诉,称他们参加该旅行社出境游时,每个人交纳了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回国后这些钱却迟迟拿不到手。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该旅行社一名分店店长袁某收取保证金后并未进入公司账户,而是用于归还个人高利贷,涉案金额高达110余万元。
袁某的案例或为个案,但旅游市场保证金收取不规范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某旅游产品新马泰10日游,仅需3500元,前提是必须交纳5万元的保证金,行程结束后一个月归还。根据购买过这一产品的游客介绍,虽然旅行过程中安排过多次购物,但并没有强制消费现象,而且旅行回来之后,旅行社如期归还了保证金。这看似皆大欢喜的局面背后,却隐藏着滥用保证金的乱象。
旅游业资深人士王鹏飞介绍,有些“低价团”“特惠团”表面上是旅游生意,暗地里却靠投资理财获利,将收取的高额保证金用于风险投资,如果操作得当,利润十分可观,而一旦遭遇风险投资失败,不仅旅行社的资金链会面临断裂?;⑶易钪帐芩鸬目赡芑故锹糜握?。
岳屾山对此表示,由于旅游保证金属于种类物而非特定物,钱到了公司账上后很难区分是旅客个人的还是公司所有,所以这笔款项被挪用,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或职务侵占罪,如果挪用这笔款项用于投资股票或者非法经营活动,无法如期归还消费者,则可能涉嫌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还有的“低价团”甚至“免费团”直接以诈骗为目的收取保证金。2015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生了一起“自掏腰包请人出国旅游”的合同诈骗案,涉案人鲍捷是当地一旅游公司的经理,于2013年向身边的好友谎称,由于自己的旅游业务表现上佳,公司奖励给她几个到澳洲和新西兰免费旅游的名额,可自己太忙没时间去,这几个名额可以免费赠送给朋友们,只不过出国旅游需要按公司规定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出于信任,鲍捷的朋友们很快“上钩”,纷纷向其交纳了数万元的旅游保证金,直至案发,鲍捷一共为11位友人办理出境游,骗取保证金155万元。最终,鲍捷被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15万元。
此外,王鹏飞还透露,有一些旅行社以预存有优惠的方式“留住”一部分保证金,规定游客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任意以折扣价选择多条线路游玩,直到预存金额花完为止。
防范纠纷关键在于引入第三方监管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检察官宋磊看来,一旦出现出国旅游保证金纠纷,首先要看旅客和旅行社的协议对保证金的收取与退还是如何规定的,如果旅行社不按协议约定退还,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是在民事诉讼中,旅行社无故违约扣押保证金不还,可以适用民法中的不当得利条款,返还不当得利不仅要付清本金,还要支付相应的利息。”宋磊建议,消费者可以利用四种途径维权:第一,双方协商;第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第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第四,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旅行社涉嫌诈骗等犯罪,消费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司法机关及时介入,以便更好保证自己的权益。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靖怡认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出境游热度空前高涨,为旅行社收取保证金提供了现实基础,而在保证金乱象的背后,不能忽略我国当前短期投资理财热的现状,这也让不少旅游业的不法分子盯上保证金这块蛋糕,有不少事主呼吁有关部门将旅游保证金取消。
“收取旅游保证金是市场行为,是旅行社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行为,不能依靠政府或者立法手段直接予以取消。”岳屾山表示,不过鉴于旅游保证金目前仍然处于规定不明的状态,建议相关行业部门、行政机关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保证金如何交纳,何时收取、退还,不退还承担何种后果等问题进行规范。
在蒋依依看来,尽管出国旅游保证金退出市场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对于保证金的管理,还是应当引入银行等第三方进行监管,由银行对游客进行担保。比如有旅行社会与第三方银行合作,冻结客户在其借记卡中的部分金额,等到行程结束自动解冻,其间还能收到一定的利息收入,或者经客户同意后将这笔资金买作理财产品,等客户回国后不仅能收回资金,还能获取收益。
据记者了解,一些地方正在就此实践,2015年9月,由江苏省南京市旅游委牵头,共有30多家具有出境游资质的旅行社引入保证金第三方监管制度。
宋磊向记者表示,出境游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时,要查看其是否具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还要查看旅行社是否具备相关出境游资质。消费者在交纳现金保证金时,必须与旅行社签订“保证金协议”,对担保形式、金额、用途、返还方式和时间等事项进行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便日后出现纠纷时维权。刘亚 冯耀法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出境游交保证金 旅行社行规



加拿大东部一炼油厂发生爆炸事故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
《福寿圆满》贺年专用邮票发行
特朗普说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将于年底离职
“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阿根廷卫星
飓风“迈克尔”即将登陆美国佛州
“联盟号”MS-10飞船即将发射升空
日本植树访华团第33次访华 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