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理应休矣
浙江省教育厅近日下发相关文件,明确中小学校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同时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等等。(1月10日 浙江在线)
近些年来,围绕着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公众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主要有二:一是每天老师布置作业数量的多与寡,多了影响孩子的快乐学习,少了家长也会有“担心”;二是这些作业往往以各种要求“绑架”学生家长,以致变成了苦不堪言的“家长作业”。
关于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数量问题,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通过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然形成了“—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等的框架规定与要求。教育部还表示,将陆续出台和细化小升初办法、中考改革意见、高考改革方案。但显然,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俨然已成时下教育减负的一个舆情热点。在不少地方,如何让众多家长从中“减负”,还成了超越前者的迫切愿望。
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到底有多苦?去年10月,成都一位邓先生透过媒体叹起了苦经:女儿上小学才4周,他就患上了QQ群恐惧症。每天下午4点开始,他就必须盯着手机,收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稍有遗漏,女儿第二天就挨了批评。再者,拿到作业还只是“痛苦的开始”,守着孩子做作业才让他崩溃?!耙桓鲎忠桓鲎值啬?,还要检查,还要算娃娃完成的正确率,再签名,麻烦死了”。
不必讳言,无论学校和老师方面怎么来辩解,过多过杂的“家长作业”,早就令许多家长啧有烦言:各种作业和签字制度是在逼着家长辞职回家带娃娃,是老师们在“偷懒”,把原本该老师完成的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去年5月份,羊城晚报曾有报道称,北京市出台规定,学校不得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引起深圳家长强烈共鸣。当地一些家长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几乎“沦为了孩子的‘作业奴隶’”——平时工作已经忙得跟头驴似的,回到家还要批作业和做作业,这种“配合教育”的方式实在让人很无语。
应该说,现实社会的各行各业,唯有先去做好“各司其职”,方可再谈“密切配合”。所以,对于别让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公众呼吁,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并非疏于重视和管理。比如,前年宁波有位小学教师在手机短信里称,自己“长期低头批作业,颈椎酸痛,手指麻木”,便把布置作业的批改任务抛给了家长,引发网友纷纷吐槽。事后,主管的某区教育局连发三条微博,对学校、校长和老师做出严肃批评,责令校长书面检查,并向家长公开致歉。然而,对于如何平衡减负和教学质量,这也再次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与深思。
学校有苦衷,老师有压力,家长有怨言。如果“减负”的话题只是说得多而做得少,种种家庭作业异变为“家长作业”的现象,恐怕也很难得到有力改变与有效改观。因此,像浙江省教育厅那样,做到明白无误地关口前移,“规则亮?!辈攀羌页ぜ醺旱摹岸ㄐ耐琛保灰参ㄓ腥绱?,家庭作业的按规布置、求精求少,才有可能真正被严格执行、落到实处。(司马童)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家庭作业 “家长作业”中小学作业数量


芝加哥“小黄鸭”慈善竞赛 6万只黄鸭“跳”入河中
江西赣江边现“光绘摄影”
陕京四线北京段建设顺利
“大熊猫奶爸”的小幸福
民间收藏家珍藏古今教科书 包括科举考试“作弊条”
四川遂宁一废品收购站突发大火
少林寺举行世界传灯大会 灯火灿若繁星
犹太教民众耶路撒冷进行斋戒日祈祷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