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国家最高科技奖再现空缺 因无人推荐屠呦呦未获评
国家最高科技奖再现空缺
因无个人或单位推荐 屠呦呦未能获评最高奖
昨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我国连续第15年举办这一盛会。然而,备受瞩目的500万元大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获奖项目较2011年减21%
经过评审,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个项目和7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7项。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来自瑞典、日本、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和荷兰的7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鲁比亚曾在198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5年度获奖项目较2011年减少21%。进步奖减少近100项,减幅近35%。奖项的大幅减少使得国家科技奖的“含金量”更高。
另外,2015年度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龄是54.3岁,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是47.6岁。自然奖和发明奖完成人中,“70后”超过一半。
根据近5年的国家科技奖统计数据,所有奖项中女性第一完成人占6.10%,主要完成人占13.20%。差不多100个奖项中,有6个是由女科研工作者牵头完成的。
量子摘自然科学一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自然科学一等奖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不过在过去十几年里,该奖有9次出现空缺。2015年度的这一奖项则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记录。
潘建伟及其团队的获奖被科学界认为是实至名归,他们为中国打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他们团队所从事的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听上去很是高深,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也确实都算得上是年轻的前沿学科。
早在2012年12月,《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时曾写道,“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p>
根据量子物理理论,人们可以通过对光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精确操纵,以一种变革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和传输,在确保通信安全和提升计算速度等方面能够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基于这种思路,潘建伟和他的团队选择将光子作为研究和操纵对象,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率先实现了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方案和几乎所有的重要量子算法,继而系统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研究方向,不但奠定了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的科学基础,也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入现实应用。
焦点一
谁有资格获最高奖?
两类科技工作者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两类科技工作者:一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是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该奖须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金少得多,一等奖为20万元,二等奖为10万元,特等奖为100万元。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2名。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学家获得该奖,包括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叶笃正、吴孟超、吴征镒、闵恩泽、谢家麟等。他们获奖时的平均年龄超过80岁。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这一奖项的首届得主。
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都只有1位科学家获得最高科技奖。2004年度,最高科技奖首次空缺。
焦点二
最高奖缘何再度空缺?
3位候选人距离最高奖还有一定差距
“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本莞涸鹌郎缶咛迨乱说墓铱萍冀崩旄涸鹑私樯?,“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来的?!?/p>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单位和个人推荐。
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
据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国家科技奖一直遵守‘宁缺毋滥’的原则,最高科技奖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备酶涸鹑私樯埽罡咂郎笪被岬淖揖致?,达成共识:这3位候选人虽然都很优秀,但距离最高奖还有一定差距。
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表示,今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可能会成为常态。
焦点三
屠呦呦为何未能获最高奖?
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
“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本莨铱萍冀崩旄涸鹑送嘎?,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据记者了解,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推荐工作自2014年11月初开始,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15日,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是2015年10月,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推荐的产生。
“屠呦呦先生发明的青蒿素为保护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获得诺奖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但是最高科技奖有自己的法定程序——如果没有人推荐她,我们也没有办法?!备酶涸鹑吮硎尽?/p>
-北京落点
北京捧得
两项特等奖
北京主持完成的71项成果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7项,占国家奖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30.5%,连续四年超三成。
京沪高铁获特等奖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标准最高、线路最长的高速铁路。设计建造方案中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运营调度、客运服务等“六大系统”全是自主研发完成。搭乘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堪称“黄金干线”。运营4年间运送旅客达3.3亿人,每年释放既有铁路货运能力5500万吨。同时,成果形成了高铁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带动了我国材料、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
另外,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果自主研发了大量专用设备,创造出多项“世界之最”。
舱体焊接获二等奖
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卫星制造厂等单位共同完成“航天器舱体结构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保证了我国天宫一号、新型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关键构件焊接制造的顺利实施,让“天宫”穿着中国人自己焊接的“外衣”,建造翱翔太空的中国宫殿。
溃疡防治获一等奖
71项获奖成果中,惠及民生的成果很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针对溃疡的一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创建了4种溃疡关键防治措施,使得典型单位总体治愈率从60%上升至94%左右。(记者 韩娜)
编辑:曾珂
关键词: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 无人推荐屠呦呦


庆丰年 赶大集
巴西总统选举投票开始
四名中国医生获巴基斯坦医学最高荣誉学位
美国旧金山举行舰队周飞行表演
第25届纽约巴士节在布鲁克林举行
喀麦隆举行总统选举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举行巨型南瓜大赛
乡村晒秋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