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北京空气质量拐点:2020望明显好转 2030蓝天常有

2016年01月06日 08:49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北京空气质量拐点在哪儿

  二〇二〇年有望明显好转,二〇三〇年力争蓝天常有

  本报记者 朱竞若 贺 勇

  北京市环保局1月4日公布了去年大气治理的成果:PM2.5下降6.2%,186天空气质量达标。对这份成绩单,网上既有点赞,也有吐槽。

  重污染天数真少了吗

  据环保部门重点监测,与2014年相比,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四项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8.1%、11.8%、12.3%、6.2%。

  重污染天数在减少,为何公众却感觉雾霾严重?监测数据显示,去年11—12月当中发生重污染22天,占1/3,同比增加15天。尤其是年尾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北京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75.9%,直线陡升,是区域内上升比例最大的城市。正是由于2015年最后两个月出现了密集的雾霾现象,导致公众从感官上觉得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

  从北京市环保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前10个月,北京空气质量改善较为明显,PM2.5累计浓度仅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1.8%。而经过了后两个月的6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后,年均浓度一下被拉高到了80.6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也从21.8%跌落到6.2%。

  北京明确拐点信心何来

  和公众渴盼蓝天的急切心理相比,治理成效的显现,显得姗姗来迟,希望在哪里?北京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告诉记者:量变到质变,逆转有一个过程。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给出两个时间节点:2020年,公众可望感受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到2030年,北京的空气标准可望达到国家标准,蓝天常有将形成常态。他分析说,PM2.5有监测有措施有目标的治理,始于2013年,每年下降5%,8年积累下来,可望下降40%,把2020年看成一个逆转的拐点,是可预期的。

  环保局的几位局长,既是专家,也是官员,过去跟他们谈“拐点”,总是打太极、绕着走,现在态度为什么变了,说得那么清晰肯定呢?记者发现这个改变的背后,是两年的实践和努力:5%的治理目标,成为政府施政的真正刚性约束。为此,北京调低了GDP增速,调整了干部考核标准,压燃煤、控车辆、减人口、治扬尘,并形成了38项地方标准,“倒逼”企业或转型升级、或关闭退出。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经过两年多的经验积累,人们对治霾的科学性、规律性,有了新认识,七省市区联防联治机制运转顺畅,监管天上地下联动更为到位。目前,对每年完成工作5%的治理目标,北京不仅有决心,也更有信心。

  今年治霾攻坚战怎么打

  “2016年是北京市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和决战之年?!北本┦谢繁>肿芄こ淌τ诮ɑ硎荆衲瓯本┙劢埂案呐┐迳⒚骸薄爸胃吲欧懦怠薄罢纬窍缃岷喜俊比笳揭?,重点“落实街乡镇责任”,加大精细化管理减排力度。

  另外,针对公众关注的学校是否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的问题,北京市长王安顺在1月5日举行的政府常务会上责成相关部门对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室安装空气净化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力求尽最大可能?;と嗣袢褐谏硖褰】?。

  从长期来看,空气质量主要取决于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因此,只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得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保持在低排放水平,使空气质量彻底改善。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北京空气质量 治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