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山西:易地搬迁助百万山区群众跳穷窝拔穷根
新华社太原12月30日电(记者王飞航、吕梦琦)一栋栋二层的小楼整齐排列,一条条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走进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左权县辽阳镇东沟移民新村,记者看到,这里卫生所、警务室、幼儿园、小学、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冬日的移民新村充满活力。
“我们这个移民新村就建在县城边上,一共安置了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的592户农民,共有2500多口人?!倍敌麓宓持Р渴榧呛略莆八担肮サ木纱迳⒉荚谏轿盐牙?,是典型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和住房难的‘五难村’,现在好了,新村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我们山里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p>
东沟移民新村是山西省近年来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山西,拥有太行和吕梁两大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山高坡陡、环境恶劣,致使农民生产生活困难重重。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民来说,移民搬迁成了唯一的出路。为彻底拔除“穷根”,从1996年开始,山西开始实施有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0年以后,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扶贫移民力度,并按照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旧村开发利用和完善社会保障“四个结合”的原则,多措并举,帮助群众跳“穷窝”,拔“穷根”。
山西省委副书记楼阳生说,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特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也是山西扶贫开发坚持多年行之有效之举,必须加大综合投入,扎实推进。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级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扶持资金规模已经由1996年的4500万元增加到7.81亿元,约有95.8万群众搬出了山庄窝铺,迎来新生活。
搬得出只是移民的第一步,能否致富是移民稳得住的关键。记者走访10多个贫困县看到,一个个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移民新区取代了数以千计的“五难村”。搬出来的困难群众已经融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之中,思想观念发生明显改变,不再“等、靠、要”,而是在种好农田、搞好养殖的同时,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第二、第三产业和劳务输出上,走上了稳步脱贫的道路。
大同市广灵县张岔乡曾经是山西最贫困的乡,全乡有11个行政村,人口仅为319户、1519人,全部生活在海拔1500-1800米的高寒地区,条件十分恶劣。通过整体搬迁,村民们住到离县城10公里的地方,靠着各种便利资源打工、做小买卖,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以前住在山沟里,只知守着庄稼地靠天过日子,想多挣钱,就是不知道干点啥,搬下山后见的世面多了,我也学人家进城打工,1年净挣一两万不成问题,比以前在山上6年挣得还多?!闭挪硐绱迕窳跫匪怠?/p>
易地扶贫搬迁在改善贫困群众安居环境的同时,还有力推进了城镇化建设。忻州市是山西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该市改变过去从山上到山下、从沟掌到沟口的搬迁方式,大胆推进城镇化搬迁安置模式。2012年以来,全市90%以上的移民安置在县城或城郊,增加城镇居住人口9万多人,直接提高城镇化率3个百分点。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地方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也存在补助标准偏低、配套设施滞后、产业配套跟不上等问题。
“产业项目规模小、覆盖面窄、带动力不足,是目前易地搬迁产业开发的共性问题?!鄙轿魇》銎栋旄敝魅卫勺魇怂担窈笥】旖⑵鸱龀职崆ㄈ褐诜⒄购笮档某ばЩ?,整合相关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帮助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后续产业,确保迁移一处、成功一处、脱贫一处。(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山西 易地搬迁 百万山区群众 跳穷窝 拔穷根


北京永定门城楼举办“我爱你中国”迎国庆灯光秀
精彩民俗庆丰收
非遗剪纸迎国庆
喜迎国庆 我和国旗合个影
江西小学生千条红领巾拼巨型国旗迎国庆
2018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在江西抚州举办
世界最高公铁桥沪通长江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