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李冰冰澳洲看病体验 或是分级诊疗未来常态
针对我国“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口罗雀”医疗怪状,导致大医院过度膨胀而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并存,既浪费资源,影响医生效率,又推高医疗费用,加重患者负担和医保资金的支付压力。因此我国正加速落实分级诊疗政策,2015年9月底,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明细的时间表,提出两年内逐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60%的患者在基层完成首诊,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等目标。预计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面确立。
根据分级诊疗实施的蓝图,15年后分级诊疗初步落实,患者看病终将不再需要排队苦等,变得更容易。然而,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制度,分级诊疗实现后,必将出现一系列其他问题。红星李冰冰最近在澳洲看病的心酸遭遇,或许将会成为分级诊疗真正落实后的“常态”。
看病容易不等于能“看好病”
中国医疗体制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因此患者关注的首先是“温饱”问题——即看上病。然而,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就等于能“看好病”了吗?答案是未必。如国外,虽有免费医疗,但就诊大多需要预约几个月才排上(所以国外感冒基本上靠扛),如果病情比较着急,只能挂急诊。在预约环节,与外国免费医疗程序相比,国内现有预约挂号等待时间事实上不算长。
李冰冰就是一个缩影。按照她的微博描述,连续感冒发烧好几天,身体扛不过去,所以只有再次求医。而李冰冰没有找全科医生、私人医生,选择直接去找医院急诊。
然而,澳洲属于发达国家,分级诊疗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就类似中国的分级诊疗落地之后的医疗体系,患者看病必须走固定程序程序:首先要到社区,或与签约家庭医生首诊,这样看病会比现在容易得多。然而问题也将油然而生,就有可能出现李冰冰“澳囧”式的就诊遭遇。由于急诊大夫平时不经常处理常见病,接触少了诊疗经验自然受影响,面对连续高烧数日的冰冰女神,澳洲医生无法确诊,护士扎针缺乏经验,给人“医生医疗水平也不高”的印象。
分级诊疗是为了缓解看病难,当大家看病变得容易后,下一步必然要求看病效果更好。而如今中国各大医院的专家之所以强,是因为看病经验丰富,大多是源自临床的诊疗积累,一旦患者相应的减少,医生的水平也可能相应降低。目前,中国护士之所以扎针技术比国外的护士更熟练,都是用自己或是拿身边的小伙伴做实验,但是扎针属于比较简单的环节,要是更为复杂的如手术缝针之类,医疗风险无疑会增加。
分级诊疗还将首先面临一道“李冰冰”门槛,因为,现阶段中国基层医生护士诊疗经验缺乏,他们就如同李冰冰遇到的澳洲医生护士,试问,有多少人愿意充当医生医疗中的“小白鼠”?
普通患者找专家会更“不容易”
我国探索分级诊疗已有多年,然而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曾说,尽管国家一直倡导分级诊疗,但大医院长期人满为患的现象反而愈发严重,而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数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颊咧远寂艿酱笠皆嚎床〉闹饕蚴浅鲇诙曰阋搅频牟恍湃?,基层医疗服务无法满足他,所以才会拥向大医院。
普通患者在大医院挂专家号一般也就14元,还可以在北上广等大医院里自由选择专家。但如果分级诊疗政策落地,两年后一半以上患者都选择在基层首诊,因为患者的减少,大医院的门诊费用会相应的增加?;颊哒业胶鲜实淖?,就医成本将比目前14元的“白菜价”增加不少。
对高收入人群而言,这不成问题,毕竟总比找黄牛便宜;然而,低收入甚至贫穷人群则可能负担不起。而目前,他们去大医院或许要等、要预约,至少能够用较低的费用挂上专家号。
另外,分级诊疗政策还要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然以当下医生集团以及诊所的收费水平来看,患者的挂号费用已经远高于三甲医院的专家号。如果要想看好病,找名医,花费将会更多。
分级诊疗体系下,医患之间的沟通时间会更长,医生看病要更仔细。李冰冰在澳洲医院看病,医生不可谓不花时间,然而最终没解决什么问题,这不是讽刺。因为在新的体系中,找对医生很关键。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副主任王晏美教授指出,如果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看病,两三分钟内便能解决患者的问题,可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分导诊基本没有 专科疾病转诊困难
我国预计到2020年分级诊疗初步落地,基本上实现了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但还没到那个阶段,人们还无法预料转诊、分治中的转和分,需要多长时间。李冰冰在澳洲看病,医生表示无法确诊,她只能干等。要等多久?没有人知道。
王晏美教授用自己接诊的两位病人的经历解释说:“中外医疗对比,其实患者的亲身经历最有说服力。上午门诊同时看了两个海归患者,分别来自澳洲和新西兰,她们表示实属忍无可忍才回国。澳洲患者是肛瘘,诊所医生说吃抗生素就可以,前后吃了45天,药也换了5种,最后不好才联系上级医生,但让她等通知,最终两月过去了也无人理睬?!绷礁鲈碌淖锸奔涮?,小病也会拖成大病,而且期间患者还得忍受痛苦。
再说说基层首诊后的转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初衷,是希望市民患病后先在签约的家庭医生处就诊,如病情较为严重,再前往自己选择的二、三级医院就诊,或由家庭医生通过绿色通道转至二、三级医院,让专家确诊并对症治疗。因为直接找专家的话,特别是一些专科疾病,患者自己可能不懂找合适的医生,所以由家庭医生或者首诊医生代为选择。
然而,如果按照国外的经验,患者的转诊是不能自主选择的,如果自己选择则相应保险等需要自费,患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此外,如果实现一半以上患者在基层首诊,基层就诊率达到90%,基层医院患者人数将空前壮大。现在的大医院,一般会设置导诊、分诊人员,而基层医疗在导诊方面基本上没有,庞大的基层首诊人数,该如何实现有序的分流?还有大量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够,很多小病不以为意,或因家境贫穷无法治疗,很多时候一检查就是大病,健康宣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都是摆在县区域医院面前的难题。
综上,在现阶段缓解看病难,分级诊疗有许多积极的意义。但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套政策,可能不但无法减轻患者负担和医保资金的支付压力,反会出现“李冰冰澳洲看病”的窘况。未来分级诊疗如何真正起效果,王晏美教授认为,最为核心的标准是让老百姓不仅能“看得起病”,而且能“看好病”,最后是可以“好看病”。
目前全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的途径,多是通过在地方的试点,前提是让百姓自愿,不主张一刀切。因为分级诊疗更需要的是整个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如可采取医疗分级,让患者自己选择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不是硬性的要求?;虼右搅苹肪成细纳?,可以发展一些私立医院,解决高端人群的看病需求。又或者将基层的医疗水平整体提升,做到引导患者在家门口看病。
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医疗布局,基本上可以满足患者需求。所以,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时候,更需要做好的是进一步提升各方面的医疗服务水平。
编辑:赵彦
关键词:李冰冰澳洲看病体验 分级诊疗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