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外媒: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重磅信号
人民网12月23日电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是回顾总结今年的中国经济,更为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和宏观政策走向定下基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引发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力推“供给侧改革”促经济转型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置于空前重要的地位,明确提出“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指出,作为中国年度最重磅的经济会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描绘路线图,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文章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中国领导人继“新常态”之后,再抛另一经济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中国舆论纷纷推断,当局将在“十三五”期间,推动营改增结构性减税以降低企业成本、淘汰“僵尸企业”以化解过剩产能以及推进城镇化、国企改革、去房地产库存等等,在供给侧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方面发力。事实上,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之后,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力促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创新以培育新动力等举措,都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
法国《欧洲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实现新常态、新发展的决心很强,这对经济决策及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的诸多应对之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一大亮点,也显示出最高决策层应对当前经济困境的新思路。
分析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年末的陡然升温,给人一种新鲜感,但实际上,这一变化有着深刻的背景。伴随官方对“有效供给”的重视,通过供给侧改革恢复市场活力、助推经济转型的活动也将风生水起,中国经济发展由此走上供给侧、需求侧同时发力的新阶段。
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消费者对于更安全的食品、更好的医疗保健以及其他能改善生活质量的商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爸泄⒎切枨蟛蛔?,要做的是进行供给侧改革来满足这些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另据香港《大公报》文章指出,与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相比,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撬动影响。
打出“组合拳”扭转经济形势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面对今年全球都在经济上尽显颓势的情况,需要做的或许会比其他国家要多,中国也是带领其他国家走出困境的主要动力。文章称,近期中国政府在各个关于经济、金融的方面有大动作,包括人民币入篮以及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这一系列的行动和政策显现出中国政府的一个积极态度。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经济的最大限制在于供给不能满足变化的需求。因此,明年的焦点是实施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削减企业成本。此人士还指出,经济危机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恢复将呈L形,即大幅下跌后维持平稳增长。而明年中国仍将实行“宽松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美国彭博社报道指出,中国领导人在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支持经济增长,包括扩大财政赤字,刺激房地产市场等。
文章援引新华社报道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领导人还支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并遏制对信贷扩张的日益依赖。
资本经济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表示,中国在恢复自身信誉方面面临挑战,为此将打出组合拳努力扭转经济形势,至少短期内如此。很明显广义上的政策正在放宽,有理由相信明年将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李警锐)
编辑:曾珂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铁实战演练迎接十一黄金周
改革开放40年:香港精耕国家金融“试验田”
肯尼亚国家图书馆设立中文图书阅览区
八月十八潮
世界上最贵的鞋子亮相 镶数钻石价值1700万美元
探访空客天津总装线
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中欧班列架起中波青少年友好交流平台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