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养儿防老仍流行 期待政策多保障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指望儿女养老渐渐变得可望而不可即。农村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养老意愿以及所处环境的养老情况究竟如何呢?2015年暑期,中国妇女报社通联部与中华女子学院农妇会联合开展了农村女性养老意愿的主题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足迹遍布山西省中阳县金罗镇、河北省蔚县暖泉镇、河南省漯河市商桥镇以及安徽、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农村,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8份;还有一些读者在中华女性网参与了本次调查,提交有效问卷共36份。
其中,85.3%的受访者为女性,其余14.7%为参与辅助调查的男性。60岁以上受访者占到总受访者的32.9%,50岁~60岁占21%,40~50岁占21.7%,30~40岁占10%,20~30岁占12.9%,20岁以下受访者仅占1.4%;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53.5%,初中及以上占53.5%。
调查结果基本体现了不同年龄段农村女性的养老需求,并初步呈现出当前农村女性的养老意愿、养老现状及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和相关养老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总体上看,农村女性养老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怎么养老:
得看收入多少来定
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女性收入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64%的受访者生活费主要来源于自己劳动所得,而家庭积蓄和子女供给分别占到19.4%和13.1%,其他福利性收入包括养老保险和政府、社会福利救济分别占到了15.9%和8.4%,其他来源则占3%。而农村女性的生活支出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其中65.4%用于日常生活,32%用于治病吃药,13.6%用于休闲娱乐旅游,33.2%用于帮助子女,而其他支出约占8.6%。
多数受访者表示,经济来源和家庭收入是她们选择自给自足的养老方式,还是依靠子女或社会机构养老的首要考虑原因。经济收入相对富足而身体情况不太好且不想依靠子女的农村女性,多选择到当地的福利机构养老;而依靠务农收入等劳动所得而身体状况相对良好的农村女性,多选择居家养老或依靠子女。
跟谁养老:
依子女和配偶状况而定
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农村女性至少育有2名子女。其中,女儿数量1个或1个以下的占64.4%,而2个或2个以上的占35.5%。儿子数量1个或1个以下的占69.9%,而2个或2个以上的占31.1%。
就老人的居住情况来看,21.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儿子家住,在女儿家住的占到7.2%,而轮流在子女家住的占到3.3%,单住及其他居住方式占64.5%。由此可见,子女的数量影响到农村女性选择养老是否依靠子女。农村女性依然保留着传统意义上的赡养观念:比起女儿更愿意随儿子养老。
另外,我们了解到配偶情况也是农村女性选择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夫妻相伴在家的情况占64.7%,配偶(男方)外出打工的情况占18%,两方分别与子女居住的情况占6.3%,而丧偶的情况占6.8%,其他情况则占2.8%。配偶的情况也影响了农村女性选择何种养老方式,双方健在且身体相对良好的农村女性多选择居家养老,而配偶外出打工或丧偶的农村女性多选择随子女养老或到福利机构养老。
在哪儿养老:
家里总比外边强
此次调查,针对孤独感对养老需求的影响这一项,分别就农村女性“独自在家是否有孤独感”“与子女在一起是否有孤独感”以及“与配偶在一起是否有孤独感”进行了专项调查。
结果显示,独自在家时,经常和一般情况下感到孤独的占58.6%,偶尔或没有感到孤独的占41.4%;与子女在一起时,经常和一般情况下感到孤独的占35.3%,偶尔或没有感到孤独的占64.7%;与配偶在一起时,经常和一般情况下感到孤独的占33.6%,偶尔或没有孤独的占66.4%。
这一调查结合实地访谈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女性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与配偶或子女在一起;而不太向往社会福利机构或接受救济。传统的“养儿防老”“夫妻相伴”依然是当前农村女性对于养老方式选择的普遍心理诉求。
养老公共资源:
明显不足,多数人没享受到
据统计,48.8%的受访者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8.6%的受访者没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仍是旧保没换新”的约占调查总人数的11.7%。
31. 3%的受访者表示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37.9%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一些,但是完全不知道的同样占31.3%。
就居住地是否提供养老服务包括福利院、养老院在内的福利机构的调查情况来看,仅有18%的受访者表示有,但距离远;“本村就有”的情况占25.7%,而“没有”和“不知道”的情况则占到56.7%。
当谈到“本地区是否有养老信息发布”时,“经常有”的情况占21.7%,“很少”的情况占28%,而“听说过”的情况则占17%,“不知道”的情况竟有32.5%之多。
就养老补贴额度而言,13.6%的受访者认为有就行,补贴多少无所谓。希望补贴50~100元的占7.7%,补贴100~150元的占8.4%,补贴150~200元的占11.9%,希望补贴200元以上,最高不超过500元的则占到了58.2%。
以上数据,表明了当前中国农村地区作为养老措施实施的薄弱点,依然存在着养老信息不能及时传递、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缓慢、服务不健全等问题,广大农村女性对于社会性养老的不了解和关注度不够,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认识的迟滞,都成了农村女性选择养老方式的一个难题。
养老现状:
三分之二满意,三分之一认为有待改善
本次调查还建构了一个满意度量表。针对当前养老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结合农村女性的生活现状,就“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日常饮食”“居住条件”“周边环境”“娱乐旅游”“交通出行”“与晚辈交流”“受人尊重”“收入与支出”“总体生活”这11个维度进行了测量。测量梯度含“满意”“一般”“不满意”“无法回答(给出原因)”四个等级。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较为满意,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而仍有三分之一认为“一般”,或就“无法回答”的情况给出了自己的原因和建议。有部分农村女性表示农村生活娱乐方式单一,交通建设落后,环境需要改善;建议加强医疗卫生建设,多给农村女性提供免费体检的机会;适当提高养老保险的补贴,改善养老待遇;养老信息发布要及时公开;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利院、养老院,建立健全养老体系建设,为农村女性提供更好的社会性养老服务。农村女性也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能,为更好完善农村养老建设、改善农村女性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2014年,国务院决定合并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农村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公平。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女性的养老意愿呈现多样化特点。尽管当前政府的养老保险政策和制度能够基本满足大多数农村女性的需求,并保障其基本生活,但仍存在制度漏洞和实施力度有限的问题,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范围也未能完全覆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显著,政府补贴逐年增高,但激励机制不足,保障水平偏低,逆向选择明显,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运作机制,使得部分农村女性在选择养老方式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局限与困境,而养老政策的宣传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期待随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建设和完善,使农村女性未来在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选择上没有后顾之忧,真正享受到满意快乐的晚年生活。(张丽敏)
(感谢中华女子学院农妇会对本文的支持)
编辑:赵彦
关键词:养儿防老 如何养老 养老现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