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进入“深水区” 国企改革如何突围?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题:进入“深水区”,国企改革如何突围?
新华社记者华晔迪
一边是全国国企利润连续多月下滑、部分行业持续亏损,迫切需要改革提供“牵引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一边是文件措施不断出台,改革在更大范围内全面推进。进入“深水区”的国企改革,该如何突围?
【形势不容改革迟缓】
关注政策动向的人会注意,2015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六次提及国有企业和央企发展。最新一次颇为不同,9日的这次会议提到,对中央企业面临困难不容低估,还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综合施策,促进央企纾难解困。
对于国有企业,形势,已经来到必须来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时刻。经济高增长时期,国企的一些问题容易被掩盖,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部分国企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国企弊端尽显,而实现转型升级、培育增长新动能,亟须改革“牵引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10月全国国有企业利润下滑9.8%,比前9月扩大1.6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连续三月同比下降,由前8月降1%、前9月降2.7%,扩大至前10月下降6%。
记者调研发现,在钢铁、煤炭和有色等持续亏损行业,为数不少的企业已连续多个季度亏损、债务不断攀升、低效问题尽显,一些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已无力自救。
以钢铁行业为例,据中钢协统计,今年上半年86家纳入统计的钢铁企业负债总额达到3万亿元,相当于这些钢厂全部销售收入的1.67倍,是其利润总额的一千多倍,规模最大的10家钢铁企业中,一般以上企业负债率超过70%。
【文件措施陆续出台】
从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已有关于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等9个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另有10个文件即将出台。
一些改革措施逐步推开。央企层面,国投、中粮、国药等6家央企“四项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顶层方案指导下,北京、上海、贵州、吉林等地正着手细化改革落实方案。
【未来】据记者了解,包括混合所有制、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在内的国企“十项改革”试点已列入国务院改革领导小组议事日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方案,试点工作将于明年全面展开。
而为促进央企纾难解困、在市场拼搏中提质升级,前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
一些旨在为国企发展卸包袱、助企业轻装上阵的举措也列入出台日程,诸如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16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加大产能过剩行业呆坏账核销力度等。
【落实难度不可低估】
文件出台,只是第一步,如何落到实处,依然考验着从相关部委到地方政府,到作为改革主体的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的魄力和智慧。
记者调研发现,国有企业改革涉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牵扯多个部门,推进中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有些源自对关键性问题认识不到位,有的源自对改革路径理解不清晰,有的源自部分改革主体动力不足,有的则是企业长期亏损、包袱沉重,已无力自我改革。
以“僵尸企业”处置为例,记者调研发现,企业退出既牵扯债务,又涉及大量职工安置,如何设计严密的退出方案,同时给出能平衡各方诉求的解决路径,考验地方魄力和智慧。
又比如,被资本市场密切关注的国企兼并重组。记者发现,当前国企重组多为行政性安排,实际操作中,企业间“各打小算盘”情况并不鲜见,能否通过重组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达到“1+1〉2”的初衷,仍存变数。
再比如,改革文件中提及的“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实际操作中,企业监管牵扯多个部门、不同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协调起来异常复杂。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人士都曾向记者反映,“中梗阻”现象颇为常见,对改革进程形成阻碍。
【改革突围需打“组合拳”】
正如一位中央企业负责人所说,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精细活,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多重矛盾和困难,更加需要综合考量施策,打出一套“组合拳”。
如何激发微观主体的改革积极性,被视为“当务之急”。一些专家建议,一方面要放手让基层去探索,找到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金钥匙”,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另一方面,要明确改革责任主体,防止出现“一锅责任粥,一笔糊涂账”。
而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大的现状,一些专家提醒,国有困难企业只有卸下历史“包袱”,才可能获得新生,当前应发挥企业、市场、政府三方面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形成减负合力,支持改革轻装上阵。
【未来】记者注意到,近日召开的深改组会议在提到明年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时提到,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突出完善制度,突出督察落实,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抓在手上,主动出击,贴身紧逼。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等。
既突出了对重点改革任务的督察落实,又突出了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国企改革大幕已启,不管是落实已出台的改革,还是推出新的改革举措,都更加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更加需要勇往直前的毅力,更加需要雷厉风行的作风。(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国企改革


火星沙尘暴消退 失联近四个月的机遇号或将复活
智利一座火山出现活跃迹象 熔岩照亮火山口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欧盟将设立维持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的机制
晒丰收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海洋城市文化摄影周大连开幕
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史上最危险龙卷风旧照曝光 末日景象惊心动魄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