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海峡两岸人士缅怀爱国抗日侨胞林可胜
新华社贵阳12月17日电(记者胡星)17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贵州海外联谊会主办的座谈会在贵阳召开。海峡两岸相关人士相聚一堂,共同缅怀爱国抗日侨胞林可胜和他组织领导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70年前,爱国抗日侨胞林可胜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投身抗战,来自海内外的医护人员悉心治疗了数百万人次军人和平民。
出生在新加坡的华裔林可胜是著名生理学家、医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之父”。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林可胜获准筹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并任总队长。1939年,救护总队迁址贵阳,是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战时医疗救护中心。
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不仅救助伤者和病人,还创办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培养战地医护人员,设立药品和医疗器械制造厂,建立起全国性医疗救护体系。林可胜发挥自身国际影响力,募集了大量资金和物资,仅美国各界人士捐献给救护总队的款项就达6600万美元。
在林可胜的感召下,一大批来自波兰、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的医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以贵阳为基地,奔赴各战区救死扶伤、转运援华药品,与中国人民一起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据有关资料统计,1938年1月至1945年9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计实施手术11.98万次,内科门诊军人248.16万人次,平民200.29万人次,预防接种463万人。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在座谈会上说,林可胜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以“救死扶伤、博爱恤兵”为宗旨,体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对所有 抗日部队,不分国共,一视同仁,但凡需要,一并支持,增强了国家抗战力量,有力推动了抗战取得胜利。
台湾红十字组织前会长、海峡交流基金会首任秘书长陈长文说,林可胜可谓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提灯天使”,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医师与红十字会志工,“今日,缅怀林可胜的精神显得弥足珍贵”。
编辑:曾珂
关键词:海峡两岸人士缅怀林可胜 抗日侨胞林可胜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