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贵州思南县“老实支书”冷朝刚:带领“弱鸟”先飞的“领头雁”
贵州武陵山腹地的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曾是个“三缺三不沿”的穷山村。10年来,这个村不等不靠,变成远近知名的小康村。而昔日村里的“首富”冷朝刚,却因为担任村支书一心带领大伙“拔穷根”变成了相对的“贫困户”。
“弱鸟”先飞 穷村变“小康”
青杠坝虽然叫“坝”,但土地“挂”在山上,是一个耕地稀少的乱石旮旯窝。10年前,提起青杠坝,当地人张口就来:“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薯伴着酸菜下”。
如今,228户1058人的青杠坝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创造了思南多个第一:第一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第一个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第一个建村级公墓,第一个拥有村民大会堂。
“不沿路、不沿河、不沿城,缺水、缺地、更缺钱?!碧镣氛虻澄榧俏馔⒈胨?,青杠坝是所辖村中条件最差的,可没想到就是这个生在石山窝里的“弱鸟”先“飞”了起来。
清白赢得信任 “领头雁”被赞“老实支书”
2000年,38岁的冷朝刚被渴望摆脱贫困的村民推举为村支书。
“石旮旯变不了就改变观念?!崩涑账?,不能再困守贫瘠土地走“生活靠种田,收入靠打工”的老路,而是要闯出一条“点石成金”的新路。白天上山下坡,晚上走家串户,冷朝刚提出要调整结构的思路:山上建生态果园,山腰建农家乐园,山下建蔬菜田园。
为打消大伙疑虑,冷朝刚带头在自家地里搞起大蒜、辣椒、西瓜轮作试验并取得成功。村民开始跟着干了,冷朝刚就用自家房产作抵押贷款给村民买种子,一家一家地教技术。如今,大蒜、西瓜、辣椒已成青杠坝家家户户的产业,村民从土地上的收入翻了多倍。
为降低村民风险,冷朝刚与村民签订每斤1元辣椒收购协议。但当年市场突变,收价每斤降至3角钱,冷朝刚却仍然按协议自掏腰包收购辣椒,收一斤赔一斤,赔了近10万元。冷朝刚的妻子田儒翠委屈地直抹泪,两口子辛苦攒下的积蓄全倒贴了。冷朝刚却说:“我不吃这个亏就要失信于人,谁还跟着你村干部走?”
为解决交通卡脖子,冷朝刚带头把自家的承包地无偿让出修通村公路。他又带村民修提灌站,解决了几代人想喝上干净自来水的愿望。
冷朝刚带着大伙苦干实干,十多年间,青杠坝实现了“由单一粮食作物为主到粮经作物结合、由种植为主到种养结合、由传统农业到劳务经济”三次转变,从一个人均不到700元的极贫村,变成了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800元的富裕村。
村民都富了,冷朝刚家与邻居相比,房子变得破旧,家具还是10年前的。用村民的话说,昔日“首富”变成了相对“贫困户”。
“说心里话,当初我不理解,觉得他傻,可他总说‘光是自家富起来心里不踏实’。”田儒翠说,“十几年来,他就是这么干的。”
“贫困变小康,全靠冷朝刚?!痹诖迕裱劾铮涑詹唤鐾纺粤榛?,还是个做人实在、谋事实在、创业实在的“老实支书”。
村主任赵晓虎告诉记者,村集体经济早超过了百万元。但直到现在,冷朝刚和村干部都只拿财政发的900多元村干补贴?!坝谐照庋迩灏装椎暮弥榇罚以父潘傻剑福八?!”
不是“盆景”是“风景”“不等不靠”成脱贫正能量
在决战贫困主战场之一的贵州,青杠坝的“逆袭”成为激励脱贫的正能量。
思南县邵家桥镇鱼溪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强专门跑到青杠坝寻找窍门,但并没有发现什么捷径,却得出一个结论:不等不靠。
不少来过青杠坝的基层干部感慨,青杠坝地处犄角旮旯的石山窝,即便是有意想打造“盆景”,也不会选这个村。但就是这样的地方,成为一道真正的“风景”。
冷朝刚却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只是干了一个村党支部书记该干的事,就是带着大伙“拔穷根,转穷业,换穷窝”。他说,等来的水只能解一时之渴,自己挖的井才能靠得长远。
“很多贫困地区正是‘贫’在基层干部能力不够,‘困’在基层组织比较散弱?!彼寄舷匚N?、组织部部长杨雪峰说,青杠坝“三缺三不沿”,却用好了基层党组织第一资源。决战贫困需要激发更多的“冷朝刚们”。(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老实支书 冷朝刚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