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清代掐丝珐琅麻姑献寿铜像
在颐和园展厅,有一尊精美的清代掐丝珐琅麻姑献寿铜像。仙女麻姑亭亭而立,髻下长发飘逸,围有紫色脖巾,腰间丝带飘逸,金光灿灿。特别是那身衣裳,纹理奇特,并非帛锦,实为树叶缝制,让人返璞归真。麻姑身前伫立的仙鹤,引脖侧目,仿佛羞视。

全器工艺融铸鎏金、掐丝珐琅、镶嵌技法于一体,其质佳、形美、色艳之宫廷风格浓厚,乃礼仪祥瑞佳器。这尊铜像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掐丝珐琅工艺,也就是常说的景泰蓝,这种工艺元代由波斯传入中国,本与釉、琉璃同种,但因附着物不同叫法不同。附在陶或瓷表面的称“釉”,附于建筑构件表面的称“琉璃”,附于金属表面者称“珐琅”。制作掐丝珐琅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到了明清两代,景泰蓝专供宫廷贵族享用,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铜像所塑造的麻姑,其实就是女性寿神。麻姑自诩曾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蓬莱之水也比她初见时浅了一半,下次再去恐怕要化为陆地了。沧海桑田,不知要几千万年,而她竟已经见过三次,她的年纪简直无法估算了。结果可想而知,于是麻姑便成为长寿的象征,与寿星地位相仿。后来,民间传说三月初三为王母祝寿的蟠桃盛会上,麻姑献以绛珠河畔灵芝酿成的美酒作为礼物,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
古人追求长寿之道,所以寿与儒家的修身,佛家的养性,道家的效法自然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生命观、伦理观、价值观的构成基因。
实际上,颐和园也和寿文化相关。颐和园本身就是乾隆皇帝为了给自己母亲祝寿而修建的皇家园林,乾隆是一个特别孝顺的皇帝,为了给他母亲祝寿,把瓮山泊近四千亩的水域修成了一个寿桃型湖泊,并于1751年将其改名为昆明湖。而慈禧晚年更是对长寿有着无限的渴望,因此园中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房屋装饰或是颐和园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福山寿海,长寿的寓意几乎随处可见,王公大臣进献的寿礼也特别多,麻姑献寿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类题材。
慈禧后来活到了1908年,73岁也算得上长寿了。但她的生命并不光彩,垂帘听政、剿杀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她的名字也镌刻在中华近代史的耻辱柱上。
长寿固然使人羡慕,你不可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充实、光明、正义的人生才是幸福的真谛所在,难道不是吗?
编辑:陈佳
关键词:清代 掐丝珐琅 麻姑献寿 铜像


韩国总统选举在即
迎接世界红十字日
辽宁公安成功侦破百万持枪黄金劫案
马克龙当选法国新一任总统
美众议院通过《美国医保法》草案
武警浙江省总队开展夜间山体滑坡救援演练
内蒙古沙尘暴来袭 交警风沙中护守戈壁路
“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携两颗通讯卫星升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