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越无聊越网红?专家:网络传播中主流不再明显
最近,一个名为“主要看气质”的游戏在朋友圈爆红,成为网络中火热的新词,和以往大多数网络潮流一样,无意之间的事情,最终演变成一个走红网络的事件。
起源荒诞不经,意义付诸阙如,流行稍纵即逝……盘点这些年来网络上流行过的词汇和现象,大多都没有特别值得记忆的意义,但偏偏就能触动人们的神经,让人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澳懵韬澳慊丶页苑埂薄ⅰ熬褪钦饷慈涡浴?、“duang”、“打酱油”、“你捐一百我捐一百”,再到今天的“主要看气质”等等,莫不如此。
流行之时大都乐于参与,但流行过后,也总是风过无痕,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还是网络时代的表现?有批评认为,这些流行的词汇、疯传的游戏、火热的事件,可以冠以“无聊”的标志,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
究竟是不是无聊?或者是不是越是无聊就越能爆红?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又该如何看待和应对?
无中心的网络传播
所以,对于外部事件的判断,其实很难有标准可言,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说:“即便是从群体的角度来讲,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一茬人有一茬人的兴趣,比如看电影,《泰囧》、《夏洛特烦恼》这些,年轻人看得乐不可支,但是我看,就不觉得哪里可笑”。“无聊”其实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事情,每个人的思想都独一无二,是否有意义,判断的唯一主体只有自己。
而在网络时代,每一个的兴趣和判断被清楚地表现了出来,张晓明说:“网络传播是一种平面化的传播,无中心的传播,广电纸媒的时代,是一个中心发布,所有人都是接收者。网络时代则不同,网络传播中,谁都可能成为发布的主体,因此,许多亚文化也可以得到传播,而且人人都能参与其中,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它的结果之一,就是小规模的圈子化、小群体化,主流不再明显”。
网络的特质改变了传播的形态,张晓明说:“网络传播也是一种大众传播,大众文化。文化批判学中,一开始是反对大众文化的,但是后来也进入到了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原因就在于,大众文化改变了文化固有的形态。比如说传播,网络时代的传播,信息的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同时也在改造、批评和传播信息,而这一点,在以前是做不到的。就好像有人对央视的某个节目不满意,最多也就在自家客厅说说,没办法进入到传播渠道,现在不一样,他的想法、观点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这是一个多元、多样的传播时代,表达的空间非常大,传播也更加便利。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可能有原本无意义的事情、随口说的话,最终成为某种经典的意象”。
无聊也是一种意义
“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无价值也是一种价值”,传统的价值社会、意义社会逐渐消解,演变成多元而包容的现代社会,价值和意义的判断也发生了变化。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意义,而且意义的标准也不再只有一个,张晓明说:“我不太赞同用无聊这样的词去形容这些网络现象,无聊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而亚文化未必就是不好的。比如‘打酱油’,最初说的那个人,可能就是随口一说,没什么意思,但是在后来的传播中,成为了固定的意象。再比如日常的娱乐,在传统的价值中判断,看起来是无聊的,但它的背后有它反映社会、批判社会的意义”。
从传统的价值至上、意义至上的社会,到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代替了单一的价值。张晓明说:“传统社会中的价值,或者说主流价值,往往都是某些特定的价值,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成为社会的主流,这其中一方面是强行灌输而成,另一方面本身也有许多虚假的东西。而互联网时代,是价值多元的时代,灌输的东西就会显得不那么顺畅,许多自发形成的潮流、价值,从主流看来,就好像是杂音,没有意义。但是事实上,杂音也是对主流的一种批评,同时更是创意的表现。一般来说,创造性的东西往往不会成为主流,因为主流只和批量的复制有关,而创意总是具有独特性的”。
现代社会鼓励创造、创意,而并不以单一的价值为尚,张晓明说:“一般来说,主流非常强大的时代,一方面会排斥无意义的东西,或者排斥主流价值之外的价值,另一方面,会造就庞大的缺乏自我意识的群体。现代社会也好,后现代也好,还是世俗社会也好,需要的是多元、多样的价值。事实上,这也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特质。市场经济否定单一的价值,需要多元的思想,它本身就是在多元的竞争中发展而来的,而且多元的形态往往更加稳定。”
主流也要学会竞争
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转型的不仅仅是发展模式,也包括观念、思想,张晓明说:“对传统的批判是转型时代必然出现的事情,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些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消极的东西,这是转型时代的特点,也是社会走向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过程”。
从单一价值社会转型为多元社会,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主流价值,而是主流价值的产生方法发生了改变,张晓明说:“在多元社会中,也会有主流价值,但是主流的东西不再是以前那种灌输性的,而是在竞争中诞生。市场经济时代,并不仅仅只有物质的产品需要竞争,精神层面的思想、观念也得在竞争中逐渐均衡、实现共识。而在竞争和均衡中最终形成的这个共识,往往更具有生命力,更加稳固”。
“一呼百应,众口一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现象,在现代的社会中,显然已经很难再被复制,价值多元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而打破单一价值,实现价值多元,互联网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张晓明说:“新媒体是实现思想竞争很好的工具,这和它的特质有关”。
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表达空间,更加便利的表达方式以及更加快捷的传播途径,打破了单一的传播模式,让原本只是信息接收者的人们,成为表达的主体,成为发布者、传播者以及批评者,最终使得思想观念的多元有了实现的可能。张晓明说:“以前是一个发布中心,大家被动接受,而很少有表达的空间和渠道,但是新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让每个人的观念和思想都有表达的空间,这个过程中,或许有单纯的吐槽,或者只是随口一说,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同时能够成为网络热点的,能够获得许多人认可的,可能并不是没有意义,说‘打酱油’的那个人,说的时候可能是无心的,就是随便说说,但是后来给这个词赋予意义的人,把它变成某种意象的人,就一定有批判精神。所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说明了社会的进步”。
多样是社会的进步
一个社会中,人们消费着物质产品,也消费着文化产品、精神产品,无论哪一种,在一个多元的市场中,毫无疑问都更有可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
这就是社会进步的趋势,张晓明说:“我们消费方式在变化,以前是排浪式的消费,后来慢慢转化为个人消费,再后来演变成个性化的消费。这不仅仅是物质商品消费演变的特征,精神文化亦如此。从集中的、统一的模式,转变为个人的、个性化的,分散式的消费。这是一个总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文明提升的表现。一般来说,社会的进步程度越低,那种单一结构的、一呼百应式的、千人一面式的消费就越流行,但是这不是一个值得赞赏的现象。反之,社会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消费方式就越是多元,越是多样”。
所以,不论是对网络流行的现象,还是对多元多样的文化,都应该有更加宽容,更加开放的心态,张晓明说:“很多人还不习惯网络上大家各说各话,甚至说些自己感觉完全没意义的话,这说明他们对于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的了解还不够,应该学会现代式的表达,应该适应现代化的文化生态”。
提倡主流当然是好事,提倡有价值有意义的表达同样是好事,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认同、成为主流,则是现代与非现代的分野所在,张晓明说:“主流价值当然需要,但是应该学会在竞争中实现共识,主流价值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认可,而不应该依旧用传统的强制灌输的方法,或者占领阵地这样军事化的语言。事实上,从真正获得认可的效果上,反而是通过竞争形成共识的方式,要比灌输更容易,一旦共识形成,也更加稳固”。
社会总在发展,文明总在进步,所以,最重要的问题是,努力适应社会的进步,推动文明的升华,而不是相反,张晓明说:“现在不可能把互联网关掉,重新退回到以前的时代,所以如何在互联网这个更开放的空间里,在更加多元的现代社会中,去推动社会的转型和进步,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周怀宗 张晓明)
编辑:陈佳
关键词:越无聊 越网红 网络传播中 主流不再明显
 
   
 


 山西66米“大章鱼”飞上天
山西66米“大章鱼”飞上天 第21届全球华语榜中榜在澳门举行颁奖礼
第21届全球华语榜中榜在澳门举行颁奖礼 法国西萨克梅多克发生森林大火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法国西萨克梅多克发生森林大火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委内瑞拉执政党和反对党支持者分别举行游行示威
委内瑞拉执政党和反对党支持者分别举行游行示威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英国哈罗盖特花卉展开幕
英国哈罗盖特花卉展开幕 藏文化史诗剧《文成公主》拉萨河畔再度开演
藏文化史诗剧《文成公主》拉萨河畔再度开演 杨丽萍主演舞剧《孔雀之冬》舞动津城
杨丽萍主演舞剧《孔雀之冬》舞动津城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