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绿色之城”的“和平守护神”
12月1日,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简称“联利团”)向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全体140名队员授予“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们在维和行动中的突出贡献。
利比里亚第三大城市——格林维尔,英语为“绿色之城”。但这座大西洋畔的海滨城市,对于驻守在这里的中国防暴队来说,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美丽浪漫。
利比里亚在经历十多年的内战后,经济萧条,国家机器几近瘫痪。格林维尔所在的锡诺州曾是当年内战反对派的大本营,枪支毒品泛滥、各类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是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维和任务最危险、最繁重的地区之一。
自今年3月11日进驻任务区以来,这支由山东公安边防总队组建的维和警察防暴队一直在暴力冲突的第一线用行动诠释维和精神,赢得了联合国和利比里亚政府、民众的高度赞誉,被联利团最高官员、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扎里夫称赞为“联利团最好典范”。
中国防暴队承担着7个固定哨位24小时定点驻守,乌克兰飞行队营区夜间巡逻和定期与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联合开展的巡逻,独立开展的日常武装巡逻以及突发事件处置、要人警务、武装护运、重大活动安保等勤务。
在一些车辆难以抵达的地区,防暴队经常要执行空中加步行的“空步”联合巡逻。今年7月的一天,为了解当地一个偏远社区的社会治安状况,防暴队执勤小队10名队员乘坐米-8直升机前往巡逻。快抵达目的地时天气突变,风雨雷电交加,直升机瞬间与地面失去通讯联络。经过多次惊险尝试,飞机才得以迫降。
“死里逃生”的队员们随后坚持完成了护卫、巡逻、调研任务。当地居民高兴地说:“我们有一年多时间没有看到联合国人员到这里来了,你们来这里巡逻让我们增加了安全感。”
“中国防暴队展示出强烈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这支高度专业化的队伍应当成为其他防暴队、民事警队和当地警察学习的榜样。”今年5月,联利团警察总监辛茨视察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时这样称赞。
执行任务时,队员们个个英勇,无论男女,面对困难绝不退缩;但说起家事,他们却黯然神伤。
格林维尔与北京有8小时时差,同时因为平时任务繁重,队员们只能在每天午饭后与家人短暂联络。后勤分队机电组李青波出发参加维和时,儿子刚出生10天,现在已经能够在电话里清楚地喊“爸爸”了。每次听到儿子遥远但却清晰的呼叫,他心醉又心碎。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防暴队的队员们牺牲小家,把青春无私地献给祖国,献给崇高的维和事业。
利比里亚地处热带,终年酷暑,疟疾、鼠疫、埃博拉等热带疾病肆虐。除了巡逻执勤、平息骚乱、扫除社会安全隐患外,蚊虫、毒蛇、疟疾等热带疾病成为了全体队员们的另一类“敌人”。
大西洋岸边的一个岗哨是用树木架起来的草棚,不到两个平方米的哨位里摆放着蚊香、对讲机、捕蛇钳等。正在执勤的上士李正清告诉记者,虽然穿着作战服、作战靴、戴着防蚊帽,但蚊子仍然防不胜防。
蚊子是疟疾的传染源,在位于格林维尔机场的岗哨,已经有十几名队员在这里执勤后染上了疟疾。“为了防治疟疾,全体队员每两周都要服用一次抗疟药,”负责后勤的副队长赵金永说。
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中国防暴队还积极拓展与驻地群众关系,向当地警察局捐助警用器械,为当地学校捐赠文体用品。每逢中国的节假日,防暴队还会举办武术、舞龙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从来到任务区那天起,中国防暴队就开始发挥特殊‘外交官’的作用,每一名维和警察都是一张生动的中国名片,”李培森政委说。
今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决定,从2015年开始,派驻利比里亚任务区的成建制维和防暴队的任务期,由8个月延长至1年。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成为我国历史上执行任务时间最长的一支维和警察防暴队。
“这支中国防暴队克服长期远离祖国亲人、生活环境艰苦恶劣、多样化勤务繁重高危、埃博拉疫情蔓延复发等诸多困难挑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精神,展示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雄姿和中国维和警察的风采,不愧是中国的骄傲,”中国驻利比里亚张越大使视察防暴队时说。(完)(参与采写:由永怀)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绿色之城 和平守护神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