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让宪法沁入每一个公民的心田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题:让宪法沁入每一个公民的心田
新华社记者姜伟超、付昊苏
4日是我国宪法日设立一周年。一年中,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普及宪法知识,让民众触摸宪法、感悟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理念正在浸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制定法律的依据、保障公民权利的根基,更是依法治国的基座。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就是要唤醒社会公众对宪法的重视,同时彰显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信念。
一年中,公众欣喜地看到,从小学生课堂晨读宪法,到基层法官进村入社宣讲宪法,再到大妈们自发将宪法条文编成顺口溜……滴水之音汇成洪钟大吕,一条条标语、一副副春联、一声声诵读,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最朴实的生活场景,承载着中国梦伟大追求的宪法精神,正春风化雨般沁入人们心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更是如此。在宪法精神指引下,中央一方面加大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遵宪守法的教育力度,促进公职人员增强宪法意识、带头依法办事,一方面不断整肃党风党纪,扎紧权力的笼子,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党风政风日益清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正在扎实推进。
成绩令人欣喜,道路依旧漫长。目前,在有些领导干部心中,守宪理念依然脆弱、宪法意识依然淡薄,在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利益的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在工作中视宪法为“闲法”等情况仍然存在。要让宪法精神融入依法治国的血脉,并非一日之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我们用持之以恒的韧劲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教育,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完善宪法审查机制,用久久为功的毅力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宪法精神必能在亿万民众心中生根发芽,汇成依法治国的澎湃动力。(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宪法 宪法日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