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外媒称植物油高温烹制会产生醛类 具有潜在的毒性
关于食用油,很多人认为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但近日英国《每日电邮》的一条消息却颠覆了这个认识。据报道,德蒙特福德大学教授马丁·格鲁特维尔德表示,植物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醛类,醛类物质有潜在的毒性,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饭,可能导致包括心脏病、癌症和痴呆在内的多种疾病。
那么,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用油呢?
吃油过多是主要问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指出,烹调用油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种。我国居民经常用的动物性油脂有猪油、牛油或羊油等,经常用的植物性油脂有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近年来又有玉米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等。除此之外,还有把几种油“掺和”在一起的调和油。
马冠生指出,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烹调油一个是能提供能量,另一个是可以提供脂肪。目前,食用油消费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调查发现,目前平均每人每天烹调油消费量达到40多克,已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30克的建议量,摄入过多烹调油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
据《每日电邮》报道,因为植物油有致癌风险,因此马丁·格鲁特维尔德教授推荐使用橄榄油、椰子油、黄油甚至猪油,来替代普通植物油。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需要多吃动物性油脂,少吃植物性油脂呢?
马冠生指出,由于动物性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讲,脂肪随其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高,熔点也越高。动物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多,而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应少吃。
而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都对人体的健康有益处。人体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和EPA,DHA和EPA可以提高儿童学习技能,增强记忆。另外,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
马冠生提醒,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膳食营养、身体活动、环境等。我国居民的健康变化,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选择多样烹调方式
很多人不解:动物油会导致超重肥胖,植物油高温烹调时会产生大量醛类,有致癌风险,那做饭的时候到底该放什么油???
对此,马冠生指出,在烹调过程中,有害健康物质的产生与烹调方法和烹调用的食物有关,如果油温过高,超过180℃,就会产生醛类等物质。而不同的油在同样的温度产生的这些物质的量也不同。
欧美国家烹调的方法单调,以煎、炸为主。我国烹调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炒、熘、炖、煎、炸、汆等等,基本的方法就有20多种。所以,我们多样化的烹调方法无形中避免了这些有害物质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有油炸食品如炸油条、炸油饼等,要少吃或不吃。
此外,不同植物性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不同的植物油营养特点也不同,因此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
京华时报记者夏文京华时报制图闫超
编辑:赵彦
关键词:植物油高温烹制 具有潜在的毒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