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成为部分官员钱权交易工具
大钱小用,有钱乱用
——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调查
近年来,国家惠农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投入的资金规模以万亿元计。这些资金对“三农”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着各种乱象:有的大钱小用,有的花钱无用,有的有钱乱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领补贴专业户”……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基层对此进行了调查。
第一是大钱小用。记者在广西一个贫困村采访时,得知县里为了提升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水平,出资建设了一个街心公园。记者看到,这个公园就建在村委会旁边,公园里有凉亭、健身器材,还有不少观赏树。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个公园属于2013年实施的“绿满八桂”项目,共花费了19万元,公园里的树一株就要700元,是专门从广东采购过来的?!罢ㄇ颐墙ü埃颐堑比皇欠浅;队?,但能不能不这么大手大脚?那么贵的树我们都觉得心疼?!币幻迕袼怠?/p>
该村位于大石山区,有2300多人,人均收入较低。目前村里养殖黑山羊、种植野生银花,但都不成规模。村干部说,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事实上公园的用处并不是很大,至少不是目前村里最迫切需要的,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将钱花在帮助村里发展产业上。
第二是花钱无用。近年来,西部一些地方的果蔬生产发展很快,不少地方规划建设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要求在园区中配套农产品储藏、加工、物流等设施。
张先生长年将西部一些地方的蔬菜运到广州批发。他告诉记者,很多地方的示范园区也都配套建设了冷库,建成后还免费提供给他们用于冷藏蔬菜,但很多冷库都无法使用。“好多冷库没有蔬菜时能够打冷(即制冷),但装了蔬菜就不能打冷了,或者是打冷耗时太长。我们的蔬菜要求三四个小时完成打冷,但这些冷库10个小时都不行?!?/p>
据张先生介绍,这些冷库多数是通过招标方式建设的,造价每个在200万元左右,使用的制冷设备都是氟机(氟利昂制冷机组)?!靶幸道锼饺私ǖ睦淇舛际前被?氨制冷机组),打冷快,同样规模的冷库只要120万元就够了。这个花钱多,还没用。”
对此,冷链研究专家、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广海解释说,因为氟机安全性更好,近年来新建设的冷库尤其是在城市区域的冷库多选用氟机。冷库不能快速制冷,跟选用氨机和氟机没关系,主要是机器的马力不够。
第三是有钱乱用。2014年和2015年,中央财政连续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用于提升土壤有机质,但一些地方在落实这项政策时“简单粗暴”,完全脱离实际。广西某县一位从事水果产销20多年的农民告诉记者,去年县里买了很多秸秆腐熟剂,但这些秸秆腐熟剂发下来之后,堆在村委会门口,没人要,村干部也懒得发?!疤迪乩锫蚪崭迅旒粱松习偻?,可农民不需要,就这样堆着浪费了,这不是乱花钱吗?”
第四是出现“领补贴专业户”现象。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涉农优惠措施,有不少是向规?;阈钡?,这本是为了避免“撒胡椒面”导致资金过度分散,但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却异化成“领补贴专业户”专享的好处。
从事水稻种植销售6年的关先生说,不少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出现“有人拿到手软,有人拿不到”的情况,很多优惠都集中到“拿补贴专业户”身上,这些专业户往往有着“龙头企业”等身份。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下来后,负责部门往往优先通知这些经营者,他们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发生了农业部门给“好处”,龙头企业不愿收的情况。某地一家稻谷加工企业在评上当地龙头企业的第二年,政府免费赠送了一套烘干设备,企业负责人却不愿签收。原因是按照规定,接收了设备,必须要有配套的房间,而企业没钱建房子。
第五是上下勾结骗取国家惠农资金。为了促进生猪养殖规?;曜蓟?007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仅2014年中央财政就安排了奖励资金35亿元。但这些资金在一些地方却成了“唐僧肉”。
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在韶关南雄市,当地畜牧局工作人员主动找到生猪养殖户,让养殖户用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申报“规模猪场小区建设项目”,申领项目资金。畜牧局一干人等为申领者虚构材料,畜牧、发改和财政部门对申报一路绿灯。资金申请下来后,由这些部门和申领者共同瓜分。
在该案中,形成了一条几乎遍布韶关市下辖各县(市、区),将生猪养殖户、农业畜牧部门、发改部门、财政部门乃至社会中介人员串联在一起的犯罪链条,将国家专项用于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1700多万元资金分食。
第六是成为一些官员钱权交易的工具。记者采访了解到,原广东省中山市农业局副局长林成业在2005年8月至2012年5月间,利用手中的农业扶持资金审批权限,收受贿赂并为企业提供便利。据检察机关介绍,林成业先后收受22名相关企业及单位负责人贿送的人民币共计125.8万元、港币3.3万元。(半月谈记者 吴涛 吴小康)
治乱还需强化公开和监督
——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调查
惠农政策落实出现偏差,不仅使资金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还会引起一些负效应。
广东梅州兴宁市检察院检察长张炎华说,大多数涉农资金的特点是单笔数目不大,涉及主体众多。对农民来说,几万元的补贴就是一笔大数目了,一旦出现不公平或者贪腐,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不满。
记者调研发现,涉农资金使用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基层执行人员懒政,二是制度设计上“重花钱轻效果”,三是存在审批验收“一支笔”的管理缺陷。
江门缘生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向东说,一些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是由于一些地方的农民不知道政策信息,没有去申请。另外,一些农业部门在分配财政项目资金时,也喜欢关照“熟人”。
这其中除了贪腐问题,也有懒政的因素。“新申请的往往麻烦,填个表格可能就要填几回,而熟人熟门熟路好办事,既得人情,又省事?!惫叵蚨怠?/p>
曾任广东某市副秘书长的钟女士说,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说,有项目资金下来就必须要花完,花不完是要问责的,至于花出去效果怎么样,很多时候考核没那么严格。因此很多项目资金在使用时考虑的就不是有多大效益,而是有没有花出去,这就难免出现“任性”花钱问题。
还有一些补贴,申报验收“一支笔”,出问题也在所难免。
比如生猪补贴,按规定须经过申请、审批、公示、验收等多个环节,县级管理部门上报后还有省市两级审查。但现实中,上报哪个养殖场、审核验收是否合格基本都是由县一级管理部门说了算,到地市一级主要是从程序上审查材料,到省一级就更不可能逐个项目实地审查,材料合格就按上报的名单下拨资金。
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认为,阳光透明是最好的监督,但当前一些信息公开内容模糊、渠道“偏冷”,应进一步深化信息公开,使其具体化、便捷化。要让信息不仅仅停留在官方网站、政府大院,而是要进村入户,入眼入心。
兴宁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赖建华说,生猪补贴等惠农项目资金虽有按规定公示,但往往局限在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地方媒体上,农民不可能天天盯着这些网站和媒体,加上相关宣传资料没有做到进村入户,导致信息不对称,给违规操作留下了空间。
赖建华、关向东等人呼吁,惠农政策和资金使用必须公开透明。一是公开内容要全面,其中应包含当地经营者可享受哪些政策和资金、申请条件、上一年度有关资金的使用明细等,让广大群众对有多少扶持政策和资金、能给什么人、给了谁、给了多少、为什么能拿到等情况都清清楚楚。
二是公开途径要多样化、接地气。对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当地主管部门应该在企业和农民方便阅览的公开场合予以公示,而不是仅仅在官方网站上一放了事。
同时要尽快改变一些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缺乏有效外部监督的现状?;愀刹拷ㄒ椋Υ葱禄?,强化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新闻监督。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惠农资金使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完全可以调动他们参与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
另外,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可以更加灵活。如土壤改良补贴,广西融安县金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伦忠建议,可以在一些地方试点,将专项资金拿出来作为奖励基金,分类设定土壤改良目标,比如土壤中的有机质达到3%,每亩给予多少奖励。这样一是规则透明,避免暗箱操作;二是提升参与积极性,避免“政府热政策,农民冷眼看”。(半月谈记者 吴涛 詹奕嘉)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基层惠农资金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