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人扎根津巴布韦开垦“万亩良田”
新华社哈拉雷11月29日电通讯:中国人扎根津巴布韦开垦“万亩良田”
新华社记者许林贵 王悦
11月的津巴布韦,雨季方至,正是播种时节。
从首都哈拉雷一路向西北前行,马路两旁多是杂草树丛,快到小镇奇诺伊时,眼前豁然开朗,开阔的农田里,中国制造的“东方红”牌拖拉机正在犁地。
这里是有着550公顷耕地的温亚尼农场。人们无法想象,几年前,这个农场里还到处都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2010年底,安徽农垦集团与津巴布韦政府合作成立皖津公司。公司接手农场后,这里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温亚尼农场场主津莫拉说:“中国人来了,他们带来农机、种子、化肥和灌溉设备。我们才有可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农田耕作,现在不仅粮食产量提高了,农场雇的人也更多了,正式员工一个月能拿到300多美元的工资。要知道,在我们这儿,这是一份很不错的收入?!?/p>
如今,津莫拉的农场有正式员工有32人,农忙时还会加雇50多个临时工。农场种植了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全部在当地销售。
皖津公司总经理何宏顺说,目前该公司与加盟企业管理着10个像温亚尼这样的农场,已开垦耕土地有数千公顷,去年粮食作物收成超过1万吨,为保障当地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津巴布韦享有“非洲面包篮子”的美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和管理也十分欠缺,每逢雨水偏少,津巴布韦就不得不依靠进口粮食和援助解决吃饭问题。
于是津巴布韦人想到了他们最信得过的朋友——中国人。津方邀请有实力的中国农业企业赴津开展农业合作。津方出土地,中方出资金、技术和管理,双方的务实合作,在土地中结出果实。
皖津公司副总经理齐广鹏说,刚接手时,这里根本看不出农田的迹象,放眼望去杂草丛生,野生动物出没。中国人靠着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农垦精神”,在最短时间里把荒地改造成良田?!埃的昀?,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让这些废弃的农场再度焕发生机,”何宏顺说。
今年,南部非洲大旱造成多国供水供电短缺,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皖津公司也不例外,4000公顷农田仅三成有喷灌设施,缺电又导致喷灌机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粮食收成。
何宏顺说,针对津巴布韦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特点,皖津公司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灌溉等设施的投入,“农业不能再靠天吃饭,在非洲更是如此?!?/p>
皖津公司本地高管马桑加尼斯说,他们未来将打造全产业链集团,实现育种、种植、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不同业态的运营,在津巴布韦市场打出“皖津生产”的品牌。
“当一个国家没有粮食安全的时候,就直不起腰杆谈主权。我们一直努力做的就是一件事——帮助国家实现粮食自给,仅此而已,”马桑加尼斯说。(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中国人 津巴布韦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