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应对气候问题挑战,发展中国家资金缺口有多大
飓风、暴雨、洪灾、干旱……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发展中国家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由于缺乏相关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本就极为有限,而随着气候灾害愈演愈烈,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缺口更是越撕越大,形成恶性循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4年12月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即使能在本世纪末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仍可能需要2500亿至5000亿美元的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干旱等极端天气问题。这一评估结果远高于此前700亿到1000亿美元资金缺口的估计。该报告还预测,如果到2050年全球气温升幅达4摄氏度,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资金缺口将会翻倍。
为何发展中国家急需如此多的资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挑战。在过去几年中,菲律宾、孟加拉国等亚洲国家正成为受飓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的重灾区;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所在的非洲之角地区也频频遭遇干旱、暴雨等“水火两重天”;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更是严重威胁到太平洋小岛国的生存。另外,气候变化还会造成大米、小麦等全球主要农作物减产,这对于部分人口稠密且农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发展中国家推广绿色技术、更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亦需庞大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知识和技术鸿沟,目前绝大多数先进的环保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开展大规模的技术转让与合作、促进知识产权利益分享势在必行。
那么,愈来愈大的资金缺口,究竟由谁来补?由于碳排放的累积效应,发达国家无疑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是迄今他们对出资承诺的兑现情况令人遗憾。
根据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协议,发达国家应该在2010年至2012年总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绿色气候基金”,到2020年实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长期援助资金。
然而,发达国家迄今对出资的践行情况远不能令人满意。成立于2010年的绿色气候基金虽已获得超过100亿美元注资承诺,但截至今年6月,实际到位资金不足六成。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七国集团成员的注资承诺仍只是空头支票。
发达国家在出资时还普遍存在“新瓶装旧酒”现象,即将原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资金改贴气候标签,甚至还有发达国家依靠削减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项目筹措资金。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在2013至2014年,仅有16%的援助资金被用于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兑现出资和技术支持的承诺,还有发达国家通过认真履行承诺所彰显出的共同应对气候挑战的决心和诚意。(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气候问题挑战 发展中国家资金缺口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