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你可以爱化学,我就不能恨化学?
近日,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因为一段仅15秒的广告被舆论讨伐。这段广告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甚至直接用这五个大字占满屏幕。近日,央视8套也开始播这则广告,这引起了《结构化学基础》的作者、北大教授周公度的注意,周公度递交声明,要状告CCTV-8。围绕着“我们恨化学”这则广告的争议到底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呢?
北大教授要状告“我们恨化学”的“坏广告”,真是吓死人了。从一些支持周公度的网友的说法来看,周公度对这则广告的声讨,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首先,没有化妆品可以做到不含化学成分,甚至所有物质都是化学元素构成的。其次,化学工业能造福人类生活,中小学有化学教育课程,国人需要有点化学素养。
然而,任何一些人很喜欢,认为很好的事物,未必所有人都会同样喜欢。有句俗语说,一人之佳肴,他人之毒药。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不一样,周公度作为化学教授,热爱化学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这不是不许别人“恨化学”的理由。难道别人喜欢的学科、事物,你就都也喜欢吗?就算你对什么都感兴趣,也应该允许别人“偏科”,有个人的口味吧?
其实,就和很多其他名词一样,对“化学”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按照教科书的定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以及创造新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稍谙质抵校盎А辈⒉恢挥姓庖桓龊?。就像物理老师说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以克为单位,企业和消费者眼中的“质量”,却是产品的优劣程度。中学语文课中有篇话剧《陈毅市长》,里面陈毅对化学家齐仰之说,共产党人也有“社会变化之学”的“化学”。几年前,时任北大校长周其凤写了首歌词,说“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我”。CCTV-8广告中人物恨的化学,难道非得是周公度和其他化学教研工作者理解的化学吗?
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化学”一词有个通俗的意义,指人工化学合成的,相对于“纯天然”,尤其是在食药、化妆品领域,说不是“化学”产品,意思是只对原材料经过物理加工。当然,这个意义不符合严格的科学定义,但公众有相当的接受度。而化妆品的确无法做到不含化学成分,生产过程不经过人工化学合成,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近些年不少厂家在制造化妆品等时,添加违规物质合成到产品中,公众非常反感。对这样的“化学”当然可以恨。
还需要说的是,周公度作为化学教授,维护化学学科,维护科学,初衷不能说不好。但即便“我们恨化学”广告有不妥之处,也不至于上纲上线,认为这是一则“反科学”、“破坏化学教育”的广告。人家广告根本不是针对科学和你们,好吗?蒋雯丽曾拍过一则广告,里面三四岁的儿子对蒋雯丽演的妈妈说,“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结果有人批判广告宣传“乱伦”。周公度批评文艺感性的化妆品广告“反科学”、“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同样让人哭笑不得。说这广告“给化学教育造成损失”,更是无从谈起。我不太懂化学和化学教育,但我作为学过化学的学生想说,要让更多的人爱上化学,你的化学教育首先可不能杀气腾腾,让人生畏。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我们恨化学”法兰琳卡 广告舆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