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跌倒死亡人群老人占半数 冬季老人首要防跌倒
近日,支付宝新推出一项“扶老人险”,用户只需支付3元,如果发生“扶老人后被讹”后,一年期间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并提供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这一“怪异”险种在公众中褒贬不一,同时也将老人易跌倒这一社会现象再次放大到众人眼前。
目前,跌倒已成为造成老年人伤害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了一半?!袄先苏娴牟荒艿?,否则非死即伤”,这是许多上了年岁人的心里话。由于惧怕跌倒,很多老人尽量少出门,成了“宅爷爷”和“宅奶奶”。
其实,老年人跌倒在发生之前就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有哪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助老人规避和减少跌倒及其带来的伤害呢?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跌倒?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示范病房主任刘晓红对中国妇女报记者介绍说,许多人认为岁数大了,站不稳很正常,不当回事,“实际上,发生过1次跌倒,就很容易发生第2次?!痹诘沟娜酥校蟾庞?0%会出现不良的严重后果。特别是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有些老人会因此残废,大约50%的人不能再动了,而且一年内的死亡率能达到20%。因此,跌倒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比冠心病、糖尿病带来的损伤更大。跌倒致残后,老年人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容易便秘、生褥疮;即使没有发生不良严重后果,但老人可能因为跌倒一次而害怕外出活动了,出现精神萎靡、抑郁状况等。
刘晓红表示,老年人可能是由于视力弱、听力差、肌力下降、平衡力不好等原因,甚至神经系统的疾病,导致老人容易跌倒。此外,有70%的老人跌倒是由于外在因素造成的。比如在陌生环境不熟悉,可能走路就绊倒了。另外,吃药也容易造成人跌倒。例如睡觉前吃了安定,服药后人体肌肉变得松弛,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第二天人还会反应迟钝,有可能导致老人摔倒;还有就是吃降压药,在低血压时,头晕也会摔倒。有时候,穿鞋不当也会摔倒,在家,有些老年人穿拖鞋,不小心前后脚互绊摔倒;出门时,裤腿太肥、太长或穿系带的鞋鞋带松开,也容易绊倒。
怎样预防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本来就容易骨质疏松,摔一跤,轻则擦破皮、流血甚至骨折,重则瘫痪甚至人事不知。为防患于未然,北京回龙观医院李菲菲主任医师给中国妇女报记者介绍了一些预防措施:
1. 存在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醒后应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
2. 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平衡、步态、肌力和关节灵活性的锻炼。年岁越高,运动的幅度要越小。
3. 老年人着装宜舒适合体。裤腿不要过于肥大或过长,鞋子大小要合适,尽量别穿系带的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科副主任陈亚平也表示,预防跌倒也是老年人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应注意居家环境、室内光线,尽量不要穿拖鞋和有后跟的鞋子,行走的道路要注意脚下有没有障碍物。
4. 老年人坐下的时候,椅子高度要适宜。尽量不要让老人坐软沙发,因为老人下肢没力量,从软沙发上起来,需要两只胳膊用力支撑,一旦撑不住,就容易摔倒。
5.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后应观察血压变化,使用降糖药后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老年人每次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老年人在家吃这类药物时,尽量应在洗漱后吃,以防摔倒。
6. 地面应保持干燥无障碍。李菲菲提醒,有些子女出于孝心,给父母买了新柜子,或重新摆放家具,随意改变老人房子里的格局是不对的。老年人记忆里还是原先房间熟悉的格局,这样老人在晚上起夜时,很容易绊倒。因此,家里变化越少,老人跌倒风险越低。
老人一旦跌倒该怎么办?
刘晓红介绍,如果老人一人在家跌倒,在能动的情况下,首先要面部朝下,让膝盖接触地面,靠周围家具做支撑,慢慢爬起?!叭绻苈孕姓酒鹄?,基本不会有大问题?!比绻芯醪荒芏?,看看身边是否有保暖的毯子,先盖在身上,再拨打电话求救。
老人跌倒时,如果身边有人,是否应该先搀扶老人起来呢?刘晓红建议,在不了解情况之前,尽量先别动老人。因为如果是髋关节骨折,骨头断了,一动反而容易导致骨刺划破大血管;如果是脊椎摔伤,两边一抬,反而对脊椎损伤更大。跌倒后发生髋关节骨折的老人,无论是多大年龄,都应该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才能保证今后的生活质量。
此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提醒,老人摔倒后不能掉以轻心,要警惕慢性脑出血。该院神经外科吴建跃副主任医师说,该科最近连续收治了两名由于摔倒后头部轻微外伤导致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均在85岁以上。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脑科常见疾病,老年人尤其高发,大部分是由外伤引起?!蔽饨ㄔ舅?,“老年人由于会出现脑萎缩,脑部被撞后,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就大,连接硬脑膜与脑皮层之间的桥静脉被拉长,头部受到轻微的外伤就容易被拉断,而这种静脉出血是反复缓慢的渗血,多数在一个月后由于血肿量逐渐增多,压迫脑神经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因此,老年人头部撞了一下可别掉以轻心?!?/p>
由于该病发病缓慢,加上部分老年人本身就行走不便,反应迟钝等诸多原因,故不容易被察觉。吴建跃提醒,若老年患者头部外伤几周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半身感觉麻木,感觉障碍或者活动不利,出现面部瘫痪,伸舌歪,口角歪等情况时,需格外注意,很可能颅内已有慢性硬膜下血肿,要及时就医。老年人无论在家还是出行,要?;ず猛凡浚×勘鸨蛔沧呕蛩さ?。
相关链接
测测家中老人是否易跌倒?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李菲菲主任医师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检测一下你或身边的老人是不是潜藏着易跌倒的风险。
1. 平衡试验。
⑴半足距站立:身体站直,将两脚合并,左脚向前,右脚错后半步,看是否能站稳,身体不晃动。要求65岁以下的人,坚持60秒以上;超过65岁的人,能坚持30秒,即达标。
⑵全足距站立:将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脚尖抵着前左脚跟,两脚在前后一条直线上,同样,看看65岁以下的人,能否坚持60秒以上;超过65岁的人,能否坚持30秒,身体不晃动。
李菲菲说,如果站不稳,说明身体的平衡能力差一些,这样的老人走路就要小心跌倒。
2. 起坐试验。双手交叉在胸前,从椅子(座高46cm)上站起来再坐下,10秒之内尽可能快地反复做5次。如果在10秒内能完成这些动作,说明老人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能力没有问题。
3. 起立行走测试。在3米的距离内,一端为始点,另一端作为终点。在始点处,放置一把椅子,首先,老人坐在椅子上,然后,从椅子上起立,向前走步,走到3米尽头处,转身向回走,走到椅子处坐下。这一连串动作,如果在12秒内完成,说明老人机体活动自由,灵活;如果在12~20秒之间完成,说明老人大部分情况下可独自活动;如果在20~29秒之间完成这些动作,说明老人的活动能力不稳定;如果超过30秒才完成,说明老人存在活动障碍。
4. 功能性前伸测试。让老人靠墙边站立,身体站直时,右手手心朝下握拳向前平伸,以第三掌骨位置(握拳后,拳头最高隆起部位)为测量起点。之后,脚不动,身体尽量前倾,在第三掌骨旁做标记作为测量终点,连续测量三次,取测量始点和测量终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若平均值<15厘米,说明测试者的平衡性较差,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较高。李菲菲提醒,身体前倾,手臂前伸时,身体容易不平衡,要留意别让老人摔倒。
5. 步行试验。要求测试者尽可能快地行走,测定6分钟行走距离。当6分钟内行走小于300米时,提示这个人行走困难,有跌倒风险。只有一个人行走距离大于450米时,才表明他行走功能正常。
6. 静态坐位平衡试验。对于已经卧病在床、不能行走的老人,要通过静态坐位平衡试验来测定他是否有跌倒的风险。具体方法:端坐椅上(双脚踏地),或坐在床边,两手放在大腿上,计算能维持端正坐位的时间。李菲菲说,如果维持端坐时间少于20秒,说明这个老人身体难以支撑平衡坐位,有跌倒风险。
7. 对抗推力平衡试验。端坐椅上(双足踏地),或坐于床边,两手放大腿上,检查者从其身体右侧用轻力将其上身向左侧推,观察其上身能否做出平衡反应维持正坐位;然后再从其身体左侧用轻力将其上身向右侧推,观察其上身能否做出平衡反应维持正坐位。如果老人无法做出平衡反应维持正位,说明家属一旦疏忽照顾,这个老人就有坠床的危险。 (杨娜)
编辑:赵彦
关键词:跌到死亡 支付宝 扶老人险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