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定陵三千文物时隔半世纪返地下
京华时报讯 (记者王硕)明十三陵“文物大搬家”工作昨天宣布完成。定陵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重回“地下”,搬入政府斥资3000多万元修建的地下文物库。自1956年定陵发掘以来,十三陵一直没有专业的文物库储藏文物,定陵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在院内的普通平房里经历了近60载寒暑。此番“搬家”,诸多珍贵文物终于有了家。
据介绍,明十三陵老文物库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1956年,定陵地下宫殿被打开,出土明神宗万历皇帝、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余件,这些文物中有衣冠服饰、袍料匹料、宫廷器物和丧葬仪物,品类丰富,世所罕见。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些稀世珍宝出土后就被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老文物库房这几排小平房里,历尽寒暑。
“用极普通的房子作为文物库,而且里面不恒温恒湿,夏天潮气大,冬天温度低,对文物,尤其是丝织品,造成了很大的损坏?!泵魇晏厍焓麓ξ奈锟浦魅魏荷?。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国家对文物保管也越来越重视。2012年,政府斥资3000多万元在定陵修建了地下文物库。
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任雷涛介绍,新建文物库房总建筑面积243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文物存放面积770平方米),新库房存放面积较老库房扩大了近4倍,有足够的空间对馆藏文物进行合理存放。此外,新建文物库房安防等设施齐全,新建文物库房内部配有先进的消防、安防和空调设备,能达到安全保卫和文物所需要的恒湿、恒温的要求。
今年3月底,十三陵文物搬家正式启动,至11月10日,历时近8个月,共搬运藏品5000余件。其中,将原存放于定陵院内小平房里的定陵出土文物3000余件搬入新建文物库房,让这些出土文物重回地下,永久保存。此外,还将原散落各处的石碑、石刻、木质及琉璃等建筑构件2000余件全部移至思陵院内。
据了解,新文物库地上建筑部分2012年已作为展室对外开放,展出的都是定陵出土文物的精品,包括万历皇帝的“金冠”,皇后的“凤冠”等?!拔奈锇峒液?,地上展室和地下文物库的文物将定期轮换展出?!笔晏厍焓麓Ω敝魅瓮跤北硎尽?/p>
难点
碳化丝织品放于定制抽屉柜
器物类藏品放于长绒棉囊匣
在十三陵的历史上,文物搬家前所未有。为了将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宝贝”顺利搬进新家,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筹备了数年。文物搬家前,十三陵文物保管部还为3000多件文物“量体裁衣”,设计、制作入库后的文物柜架、囊匣,并预先完成安装。
在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包括龙袍和女衣等600多件丝织品,其余为器物藏品。针对丝织品,十三陵文保部门特别定制了“抽屉柜”,不同大小的丝织品,抽屉尺寸也不相同,以确保这些已严重碳化的丝织品每件都能展开存放,不再因折叠而加重毁坏。
针对器物类藏品,十三陵文物保管部门为其量身定制了1700多个“文物囊匣”。囊匣为木质,根据藏品形态量身定制,在内部靠近文物的一层使用新疆长绒棉包裹。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王颖表示,文物装进这样的囊匣后,即使从高处坠落,也不会造成损害。
在搬家之前,工作人员还预先制定了文物搬家的工作流程,如文物交接、拍照、装匣及装箱、搬运、排架、编制出入库清单以及制作各种表格等等,力求将每个环节做到极致。
历程
3000多件文物搬了8个月
2015年3月27日,十三陵文物搬家工作启动。这是定陵文物的第一次搬家。由于新老库房距离很近,不过30米,工作人员就在这段路外拉起2米多高的围挡,3000多件文物大搬家就在这围挡之内“秘密进行”,没被外面川流不息的游客“发觉”。
每件文物从老库房到新库房,都要经过清点、拍照、包装、装箱、运输、拆箱、分类上架,至少要经过6个环节。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清点时,要将每件文物与大账、分类账相对照,连文物上的装饰物及宝石、珍珠数量都要一个个清点清楚。之后,还要给每件文物拍照,尤其是重点部位,以备查看。拍照后,文物才能包装,放入运输车,由保管人员和武警战士共同护送至新文物库房内。进入新库房后,还要对每件文物进行再次拍照,查看文物在搬家过程中是否有损毁。确认文物无损后,才能按照文物的种类或质地,将每件文物分类、分库,上架摆放。
“在搬家过程中,工作人员光文物的照片就拍了1万多张。”王颖说,在搬运青花油缸等大件文物和大尺寸龙袍时,十三陵还特聘请首都博物馆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搬家公司协助进行。
“最困难的是搬运大件丝织衣物?!笔甑叵挛奈锟獗9懿坎砍に卫诮樯芩担胄驴夥渴?,由于电梯空间小,只能走楼梯,可是装龙袍及被褥的抽屉大,不能直接进入,大家就集思广益,依照楼道尺寸,专门设计制作搬运工具?!霸怂鸵患?,从清点、包装、运输、走楼梯放到地下二层文物库房,7个人得忙活儿小半天”,宋磊说,有时一天只能搬运一两件。
躲避春风、夏雨、秋霜,历经了8个月,明十三陵“文物大搬家”工作终告完成,3000余件文物重回“地下”。
探访
万历龙袍已碳化发黑碎裂
昨天,十三陵地下文物库首次向媒体开放,数名记者获准进入其中两间库房,并得以窥见三件藏品的“真容”。
一走进地下文物库的大门,浓郁的樟木味道便扑鼻而来。经过层层厚重铁门,记者们来到一处存放丝织品的库房。进门前,记者们要先经过一组除尘设备,除去身上的灰尘,才能获准进入。
按照丝织品的要求,房间温度被永久设定在20度,湿度保持在55%。在这里,记者找到了樟木味道的来源——安放丝织品的抽屉柜。据现场的文保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防虫防潮,每件丝织品的抽屉都使用樟木做了衬板。
拉开大抽屉,一件万历皇帝的龙袍展现在眼前。由于年代久远,这件龙袍在出土后就开始逐渐碳化,失去了原来的色彩,尤其是折痕处已经发黑、碎裂,感觉整件衣服都已经“酥”了。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已经是出土的丝织品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了。
工作人员介绍,给这些“脆弱”的衣物上架非常不易,因为原来皇帝的龙袍或皇后的女衣都是折叠着放在架子上或抽屉里的。到新库房后,由于柜架宽大,可以将龙袍和女衣展开摆放,但难度很大,首先要区分出龙袍前后、大小襟、下摆及袖口等,然后按照各个部位仔细放置,每个碎片都要放归原位。
由于放龙袍的抽屉尺寸很大,工作人员经常需要爬高,有时还要跪着完成摆放。
链接
仓促挖开定陵后 再无地宫被发掘
在对十三陵实施发掘计划之初,想发掘的并不是定陵,而是长陵,大批人马都驻扎在长陵。
后来,因为对地宫的挖掘史无前例,又加上长陵的地宫比较大,所以考古学家们准备找其他的陵先试挖一下,积累一些经验。最后经历种种波折,他们找到了万历皇帝的墓,也就是定陵。正因为经验不足,在仓促地打开地宫的金刚门后,墓里面无数在低氧情况下存放数百年的精美珍贵的字画、丝绸等文物在突然遇到氧分子时迅速碳化,破坏严重。
此后,国家再没有对地宫进行发掘。因此,定陵也是唯一一座国家有计划发掘的陵寝。
编辑:曾珂
关键词:定陵 定陵文物 定陵文物返地下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