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10公里车费近万元”的专车账单警示什么?
浙江杭州初中生小方遇到件“天方夜谭”,以往使用“优步”打车从家到学校只要20余元,而在11月6日,小方接到一份让其感到震惊的电子邮件:10月10日他上学使用“优步”形成的车费高达8450.97元。
打车10公里,花费近万元,任谁听闻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据说在收到账单后,小方也向“优步”方面进行了反映,最后的解决方式是一笔勾销了天价账单。不过,这糊涂账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后还会不会发生类似“误会”?这些疑问,并不能随着账单抹去而灰飞烟灭。
天价专车账单,究竟是软件犯浑还是制度漏洞,这是沉默的“优步”规避不了的核心问题。一则,“优步”不是小公司,糊涂账单对不起其标榜的企业社会责任;二则,“优步”司机透露确有不少因忘按“结束按钮”,而导致乘客多付钱的情况。更奇葩的是,面对消费纷争,“优步”只提供邮件或在线反映情况这两种客服途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此艰难曲折的客服路径,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网络专车并无原罪,零星个案也无法指责整体行业问题。何况,中国的专车尚处于大门将开的勃兴期。客观而言,专车是共享经济的体现,是突破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不管是今年初的“专车第一辩”,还是多次座谈寻求的“最大公约数”——改革传统出租车运管机制、管控并引导好网络专车的发展,已成为越发清晰的共识。就在昨天,网络上传出名为“交通部:多数意见认为应当取缔专车”的新闻,很快就被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辟谣“消息纯属子虚乌有”。社会舆论当然不会吵着要取缔专车,职能部门也断不至于在大势所趋面前“会错意”,但,给网络专车出路,并不等于说会撒手不管。
对于类似的天价账单事件,一方面是专车企业当“闻者足戒”,不能因为你方便了市民,就在服务上“任性”,市场总有市场的铁律,技术创新也好,渠道创新也罢,最后都要归于诚心诚意的服务质量上来。尊重消费者,路才能走远。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当积极作为。尤其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博弈的时候,如何在保障市场秩序的前提下,捍卫弱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个现实而重大的社会课题。专车刚刚起步,迟早要走上“正轨”,管理部门既要善于引导,更要尽快厘定规则与是非。一句话,在消费诉求通道不畅的时候,监管部门当还原市场的法治要义。
眼下,专车代偿的功能,是传统出租业的短板与不足。而一旦传统出租车革故鼎新,技术门槛不高的出租行业,恐怕又会掀起新一轮洗牌与重构热潮。专车要行稳致远,以服务赢得民心之外,还是要敬畏市场,敬畏秩序与规范。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优步”打车 天价账单 网络专车


西藏迎来“萨嘎达瓦”节
斯里兰卡暴雨成灾至少19人死亡
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
佳士得全球精选拍品展亮相香港
美泉宫夏夜音乐会
北约将加入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
北约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