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稳定粮食生产 增加种粮收入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的稳粮增收新信号
新华社记者王宇
?。保比照倏墓裨撼N窕嵋橹赋?,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今年再获丰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但也存在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等问题。要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分析人士认为,会议确定的稳粮增收措施十分及时,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农切身利益。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有可能实现‘十二连丰’,但库存压力大、粮价走低已成为‘丰收的烦恼’。如果不及时出台稳粮增收的措施,随着秋粮的大范围入市,种粮农民可能面临‘卖粮难’问题。”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受市场低迷影响,粮食加工企业需求趋弱,粮食库存压力凸显,粮食库存消费比大幅提升,并对粮价走势形成一定打压。同时,受9月份玉米临储价格时隔8年首次下调因素影响,市场上低价小麦、籼稻价格一度出现连锁下调现象,粮价整体走势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粮食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心理,可以想象,随着大量秋粮的入市,卖粮难现象或有所抬头。”李国祥说。
针对这一问题,会议明确指出,抓好秋粮收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在建粮库和维修改造进度,按需追加跨省移库计划,加大北粮南运,抓紧出台鼓励加工企业入市购粮政策,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防止“卖粮难”。
会议还指出,要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明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会议提出小麦、稻谷等口粮明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了市场预期,?;ち伺┟裰至富裕欣诒;づ┟窭?,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秦富说。
“政策需要不断完善。”秦富同时表示,历史上看,连续实行多年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市场带来粮价刚性上调的预期,造成了粮价越来越高、国内外价差扩大等现象,长期来看,扭曲了粮食市场,不利于粮食的稳产和农民增收,会议提出的“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对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启动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根据改革方案,如果农民卖棉花和大豆低于此前确定的目标价格,则由国家对其进行补贴。专家认为,以目标价格制度为方向,改革原有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有望最终解决当前我国粮食市场面临的种种难题。(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国务院常务会议 稳粮增收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