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国人境外“爆买” 倒逼国货自强
从东京街边小铺到巴黎奢侈品店,从东南亚岛国的免税店到美国的大商场,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谈论的对象。日本媒体为中国游客创造了“爆买”这个新词,各大商家专门为中国人准备了中文导购和微信支付;而在美国人眼中,中国游客对购物的兴趣远超旅游观光,更像一群“会走路的钱包”。
中国游客选择在哪里“爆买”,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自由选择,它与是否爱国、是否崇洋媚外无关。不过,近些年出境旅游消费的持续火爆充分说明,中国民众对优质产品和服务存在巨大需求,但中国制造业和零售业落伍了,未能满足民众的消费升级要求,以致大把大把的钱流进了别人的口袋。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总体上我国产能很大,但其中一部分是无效供给,而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不足。这种落差再次启示我们:要将“大把大把”的需求吸引回国内,助力提振内需,前提是国货当自强,提高质量提高水平。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15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将达1.2亿人次,境外消费将达1940亿美元。为何那么多中国人在国内省吃俭用,到境外却“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人觉得即使在境外“一掷千金”也比在国内消费划算。
一方面,受税率、运营成本等因素影响,很多产品在国内外都存在“价格倒挂”的现象。商务部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等5类产品的20个品牌的高端消费品,中国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地区、美国、法国分别高45%、51%、72%。这意味着,游客靠境外购物的差价就能省出机票钱。
另一方面,很多中国游客觉得国外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近年来,部分“中国制造”质量参差不齐、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以及“毒奶粉”等恶性事件,严重损伤了一些人对国货的信任。以前境外购物主要是买高档消费品,近几年开始转向抢购奶粉、电器、大米、马桶盖等生活用品,足见国货质量升级与消费者需求升级之间的断裂已越来越大。
这两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媒体称中国自2009年以来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14年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近50倍,“已成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中国亟须努力让民众在国内释放购买力,已成基本共识。
破解超万亿元购买力“肥水外流”的尴尬,把中国民众巨大的消费潜力在境内释放出来,需从多个方面提升人们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首要一点是要为打造高品质的民族品牌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转变,靠高质量国货收复人心。要在研究和尊重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工艺升级等手段,扭转“中国制造”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不安全的负面印象。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国内消费环境,降低价差,让民众乐于在国内消费。事实上,如今有不少国货的品质已不输“洋品牌”,一些游客在海外大费周章买回来的马桶盖、大米等,真实产地就在国内。之所以游客一窝蜂地到境外买,是因为“便宜”“合算”。所以,一方面,要做好税率调整的文章,改变国内外产品“价格倒挂”局面;另一方面,要多元推进免税业务,发展主要商业城市市内免税店。
此外,增加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完善监管体系和消费维权渠道等,虽是“老生常谈”,但也必不可少。
中国民众购买力越来越强,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件好事。如果国人境外“爆买”和“扫货”能让有关方面、有关部门感到压力,及时调整政策创造条件,倒逼国内产品重塑形象;如果国人境外“爆买”和“扫货”能让国内企业看到商机,倒逼自身加快转型,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尽快让产业升级的步伐跟上消费升级的节奏;如果能有效地将这种购买力转化为国内消费,对于缓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将大有裨益。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爆买 国货 日本税率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