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重启IPO无碍A股重返3600点 新股中签难上难
有专家称未来境内投资股市优于债市 题材股回暖利于人气持续向好
由于IPO以新的方式重启被解读为有利于A股资金面,昨天银行板块接棒券商成多方主力,沪指最终收复3600点。
市场人士认为,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升是近期一个潜在的隐忧,投资者仍需谨防快速上涨后的回调风险。不过,有专家认为,A股估值回到相对合理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股市将企稳回升,未来境内投资股市优于债市。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之下打新一族不用再预先缴款,有股民戏称这是“买股票送彩票”,但预计新股申购中签率水平将会普遍降低,预计将以0.01%~0.2%居多。
广州日报讯 昨天A股低开高走延续强势表现,但轮动特征凸显。早盘沪指低开0.04%后跟随银行和券商股一路走高站上3600点,随后银行股延续强势表现,券商股则出现明显回调。“中小创”则在低开后快速跳水,不过随后强势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1.58%报3646.88点,实现四连阳;创业板涨2.37%报2724.62点。两市量能也再度放大,沪市成交6361.84亿元,深市成交7320.33亿元。
3500点
缺乏回抽确认
统计显示,周一主力资金净流出219亿元,银行、锂电池、充电桩等位居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列,而券商、保险等则出现主力资金减持。
技术派人士认为,大盘在3000~3250点和3250~3450点区间盘整均近20个交易日后,近日开启急涨模式,但大盘缺乏对3500点一带的回抽确认,预计后市会有反复。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两市午盘的资金量递增速度明显下降,这对权重股稍微不利。周二若银行和国企改革个股的热度无法延续,那么市场会陷入短线快速调整当中。
一些容易在IPO新规之下被掩藏的利空消息也值得投资者重视。其中,10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就意味12月美联储的加息可能性增大,届时或会有一定量的资金流出境内市场,引发股市调整。
此外,沪港通已连续13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出,反映了境外资金对本轮上涨的态度偏谨慎。
主力资金
回流蓄势题材股
广州日报记者发现,从上周到本周初主力资金先后回流互联网、央企改革、次新股、农业、软件服务、券商、银行、钢铁、锂电池、充电桩等板块,可以看出主力资金在启动权重股向上冲锋之后,对近期蓄势相对充分的题材股再度回流,这将有助于市场交易氛围的活跃以及人气的持续回暖。
而多家券商分析报告指出,由于新股申购开闸前主力资金需要获得足够的配额,因此逢低买入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11月前的操作思路基本是忽略指数,专注于高成长性个股的热点炒作机会,主要就是跟随热点。
当然,毕竟市场资金有限,成长股的机会偏向个体,这一阶段,主板蓝筹低估值板块的机会更大?;χ敢绦瞎?,就离不开权重蓝筹的估值修复,因而有分析师建议重点关注低PE的大金融板块以及医药、电力、基建等龙头股的投资机遇。
焦点
新股中签率将降数百倍?
11月6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公布,看点有三:市值配售、后缴款、小盘股直接上网定价。按照新规,不需要再卖掉股票去申购新股了,而是直接按照新股额度去申购,待中签后再选择缴款(缴款方式可卖出股票或银证转账转入),如果没有中签,那么,也不影响持股。有股民戏称,这就好比是“买股票送彩票”。因为所有股民,只要手中有股票,就可以去打新股,并且要中了再给钱。这样一来,肯定许多股民都会去试一下。
中签率或降至0.01%~0.2%
不过,许多市场人士都表示不能抱以太大期望。他们认为,打新资金门槛大降,这将吸引着数倍于原来的投资者参与打新。
在新规下,公开发行2000万股(含)以下且无新老股转让的小盘股,将全部向网上投资者发行,不进行网下询价和配售。这本是一条增加散户中签率的福利,但市场人士担忧,网下投资者未必会放弃小盘股的申购机会,其转道网上又将导致网上潜在中签率的下滑。
有机构预测,目前沪深两市目前流通市值约为40万亿元,假设其中全部流通市值均参与打新,按2014年平均每家新公司融资5.71亿元的水平测算,那么,每期新股中签率约十万分之一点四!大大低于2014年12月当月平均每股千分之六的中签率,即理论上计算中签难度提高了400多倍。
即使是参与申购新股的市值只有30万亿元,中签率也就只能提高到十万分之一点九,相比去年12月,难度也大增300多倍。
首批新股仍要预先缴款
证监会称,在新股发行改革相关配套未完成前,决定先按现行制度,恢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中已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预计需要两周左右的准备时间(据此推算或将在本月20日左右),剩余18家将在年底前分批发行。
本报记者发现,7月4日证监会公布IPO暂停的公告——原定于7月3日、6日、7日、8日、10日发行的28只新股中断发行,其中7月3日已发行的10只新股在7月6日后陆续退还申购资金。这意味着,此次也很可能是这10家率先恢复:中坚科技、三夫户外、凯龙股份、润欣科技、中科创达;邦宝益智、安记食品、道森股份、博敏电子、读者传媒。
这10家公司将按照以前的办法进行申购,股民如果想打这一批新股,可能还是得先缴款。所以,准备打这批新股的股民,最近恐怕还是得先准备点资金。
打新基金或“入不敷出”
还有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如果投资者仅以打新股为目的,那么,买进的股票应以“稳”为主。
业内认为,目前来看,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等金融股,以及中字头股票堪称大盘“定海神针”,也是前期国家队进入较多的股票,在市值配售的情况下,有望被大资金长线持有,这也是普通股民的较好选择。
此外,对于“打新”基金来说,由于新规下中签奇低,就算稳赚,但是赚头太小就很可能覆盖不了成本,毕竟每年还要收取1.5%的管理费,加上其他杂费,要扣掉5%左右的收益。新的制度下,此类打新基金很可能并非稳赚不赔。
固定收益利率下行 投资客转型全球配置
6月以来,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幻。A股震荡,人民币贬值,中国央行降准降息,美元加息风波不断……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环境下,理财资产亟待重新配置。
“境外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在提升,投资人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追求博取高收益的境外权益投资,目前以美元计价的企业债券需求也有所提升。这些债券收益率不错,如一款2023年到期的企业债年化收益率可以到5.6%~5.8%。如果算上加息后美元或由2%~3%的升值,收益会更客观。”
梁大伟认为,现阶段投资人选择固定收益投资标的时,要非常关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事实上,过往由于人民币利率水平高,境内固定收益投资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利率水平不断下降,加上经济增速下滑,固定收益节节下滑。
重启IPO对股市影响有限
对于境内的投资机会,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张军认为,长期来看,股市的机会优于债券。股市降杠杆已让短期投机资金大幅撤退,估值回到相对合理的水平,未来稳增长、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可期,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股市也将企稳回升。
张军认为,近期股市已经稳定下来,至少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现在是比较好的时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股市向好的概率会比较大,宏观经济经过了调整和放缓,未来继续深幅向下的概率比较小。此外货币政策仍保持宽松,虽然利率未必会再降,但降准的可能性还有,钱还是比较大部分会流入股市。相比之下,债券基金收益率反而会往下跌。
对于上周五证监会重启IPO,张军认为,由于打新规则的变化,分流的资金量对于目前整个货币宽松的体量来说非常少,现在重启对实质股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资产配置
专家:重启IPO难分流股市资金
境内投资股市优于债市
广州日报讯 (记者李婧暄)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速,昨日,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梁大伟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加上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篮子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币波幅扩大情况下,投资者更加需要放眼全球,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此外,对于境内的投资环境,接受记者专访的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张军也认为,股市降杠杆已让短期投机资金大幅撤退,估值回到相对合理的水平,未来稳增长、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可期,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股市也将企稳回升。相比之下,债券基金收益率反而会往下降。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IPO A股 券商 沪指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