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海内外热议“习马会”:站在两岸和平发展新的历史节点上
编者按:今天下午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引来世界的聚焦。而对于1949年隔离66年来的两岸领导人首次会谈,海内外舆论怎么看?
看似突然,却在酝酿两年多后水到渠成。
对于“习马会”(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两岸乃至世界都觉得有些意料之外。原因是“习马会”的议题两年前就已出现过,但因种种原因后来慢慢就不再被两岸各界多议。然而11月3日台湾当局突然发新闻稿宣布“习马会”7日在新加坡举行。消息一经公布,不仅让台湾“在野”的民进党感到错愕,甚至连国民党内很多人士也一头雾水,大家第一感觉是半信半疑,而世界更感到意外。
而4日,随着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清晨宣布“习马会”消息,并于当日下午在南京参加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期间向媒体再次就有关“习马会”详细情况作说明时,人们的“半信半疑”才真正被打消。
事实上,自3日台湾当局公布这一消息起,“习马会”作为两岸乃至世界高度关注的话题而被热议。和以往对两岸关系中发生的重要新闻或事件褒贬不一的评价不同,对“习马会”的评价,无论在两岸还是世界范围,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是两岸关系史上最光辉时刻,对两岸和平发展具有里程碑作用。
岛内各界反应热烈、积极
学者张执中:“习马会”鼓舞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台湾开南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系副教授张执中表示,两岸领导人会面,早在邓小平《告台湾同胞书》就开始推动,直到习近平与马英九任内真正办到,显示习近平对台政策更务实。
他说,“习马会”确定在新加坡,或许只有两岸领导人握手,但这样的“握手”,历史已经改变,因为两岸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早在邓小平《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中央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就提过,此后大陆各届政府也都提过,但最终都无法碰面。
张执中认为,如今两岸领导人在第三地见面,已经开创新局,鼓舞了两岸关系发展。
他认为,两岸从过去的政府对政府,两岸两会事务谈判,到了陆委会主委以及国台办主任碰面,如今走到两岸领导人在碰面,其意义在于,往后大陆对台政策,会变得更宽也更有弹性。
台协会总会长郭山辉:有助和平,促进台商投资
大陆台商协会总会长郭山辉表示,这次两岸领导人会晤对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着空前影响。为66年来两岸关系创造出最和平红利,等于迈入全新的里程碑。“习马会”有助两岸和平稳定,为台商的投资信心打了强心针。
郭山辉说,两岸关系经历过许多突破性的历程,从首次“汪辜会谈”到这次“习马会”,从两岸民间组织到两岸领导人,多年来两岸各领域层级交流活动,促进全方位的事务交流合作,其中商议的各项协议更是台商的共同期待及盼望。
他认为,这次两岸领导人的见面,对于投资保障与投资权益的维护有绝对正向的帮助,台商都乐见两岸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郭山辉说,大陆“十三五”规划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绝对是可以思考的投资方向,台商要把握这难得的机遇。也唯有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两岸才能共同携手赚世界的钱。
花旗银行董事长管国霖:应正向看待“习马会”
台湾花旗银行董事长管国霖表示,两岸有对谈就有新的可能发展,任何事情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就都要去努力。
花旗与联合劝募携手走过20个年头,每年帮助超过100万人,第21届花旗联合劝募开跑记者会日前召开,管国霖会后受访时强调,对“习马会”正向看待,不要排除任何可能性。
同时,他也大方公开自己想法,认为人一定要正向思考,才有往前突破、向上提升的力量,若人一直处于负面情绪中,就不可能会有更好的日子可以过。
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梁国新:有助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
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梁国新表示,“习马会”是两岸领导人近66年来第一次会面,直接对话有助目前两岸各项事务协商,亦将有助于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
梁国新表示,两岸经贸关系愈平顺,对台湾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在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大陆市场推动各项拓销活动将更有帮助。他举例说,为协助台湾文创业者争取“一带一路”商机,他们首度组团参加前天在新疆登场的“2015年第三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全力协助台湾文创业者开发中亚边境商机。
台湾社团发声明支持“习马会”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劳动党主席吴荣元结合海峡评论杂志社、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及夏潮联合会4日发表书面共同声明,指出“习马会”是大势所趋,期盼两岸领导人能秉持“两岸一家亲”的信念,真心实意地为两岸中国人谋求永久和平与最大福祉。
书面共同声明表示,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两人各将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在新加坡会见,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中的重大里程碑。从历史来看,两岸经过长期对峙分隔的局面,直到2008年以后在共同确认两岸同属一中的政治互信基础上,终于走向了全面和平发展的阶段。
南台湾两岸关系协会联合会4日发表公开声明,支持“习马会”,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声明说,欣悉两岸领导人马英九、习近平将于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等议题交换意见。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南台湾两岸关系协会联合会至表认同与支持。
声明称,7年多来,两岸关系有重大的改善和发展,但是目前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南台湾各界深表忧虑。因此,我们认为,此时此刻举行“习马会”,有利于继续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我们期待并相信“习马会”取得圆满成功。
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总召集人、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富男4日也公开发表声明,对“习马会”举行表示,迫切需要且乐观其成,更希望借此次会面能够促进两岸关系更加坚实、稳固。
该声明称,期望“习马会”能落实“三中一青”的政策,期待未来大陆能更加着重与中小企业、中南部与青年的交流,并开放更多陆客来台观光投资并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林富男表示,他代表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28个公、协会,以及南台湾6万多名的观光产业从业人员,对于即将进行的“习马会”致上欢迎之意,而且深切期待,两岸能够越走越顺利,越谈越平和,越靠越紧实。
外国专家、学者如此评价
美台海问题专家郝志坚(DennisHickey):沉默的多数会支持
著名台海问题专家、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教授郝志坚表示,台湾沉默的多数人会支持这个会见,严肃的民调可见台湾绝大多数人支持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扩大包含政治议题的两岸讨论。他说两岸关系的这个突破,绝对有助于促进西太平洋的和平稳定。
郝志坚说,两岸对话是好事。这是为什么美国政府持续稳定地鼓励台海两岸增加对话和讨论。这是美国的主流立场。
郝志坚说,老练的观察家会预期,有些台湾反对党的成员会“咆哮”此次“习马会”,或做出马英九“卖台”的荒谬论断,但沉默的多数人会支持马英九这个举动。任何严肃而不是荒诞的民调都会显示,绝大多数台湾人支持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当然如果读台湾报纸或反对党的喉舌,人们不会相信这个说法,但多数台湾人希望扩大两岸讨论,包括政治议题。
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习马会”表明台湾只有国民党才会让两岸和平
纽约大学终身教授、马英九的老师熊玠第一时间接受媒体的专访表示,即将到来的“习马会”会让很多人的思想发生转变。
熊玠表示,马英九一向不敢去大陆也没有与大陆方面进行过太多接触,就是怕台湾一些人以及民进党骂他“卖台”。但是,鉴于国民党目前的境况,这次会面也许可以提高国民党的声望。
熊玠也分析认为,此次“习马会”双方选定在新加坡会晤,地点合适。因为如果马英九无论以任何身份去大陆,在台湾一些人看来难免有“朝贡”姿态,而选在新加坡举行则没有了那么多身份或等级的顾虑,而这也是马英九接受此次会面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次会面之于大陆方面的意义,熊玠表示,习近平在福建工作多年,对台湾问题了如指掌,是处理其问题最理想的一个人选。
熊玠还称,习近平见过马英九以后一定会对台湾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理智的角度来讲,台湾方面非常明白,如果与大陆关系不好的话,台湾的经济也绝对不会好。可是因为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争斗以及台湾存在的民粹主义,台湾本土民众在心理上会对大陆有负面的情绪。“希望这次习近平和马英九的会面,能让台湾民众的理智胜过感情,虽然不知道有多少台湾人能就此更加理智地思考两岸关系,但这次会面对国民党是有所帮助的。”
俄学者:两岸关系走向务实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GIMO)东方学教研室主任斯特列里佐夫(DmitriyStreltsov)与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AcademyofSciences)东方研究所东南亚、澳洲暨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莫夏科夫(DmitriyMosyakov)认为,“习马会”显示两岸决定务实交流看待彼此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往前的一大步,两岸经济关系紧密,双方不会想要使两岸关系尖锐化。
斯特列里佐夫接受俄新社访问时表示,“习马会”证明了两岸决定以务实交流来对待彼此关系,目前中国大陆正处于经济结构性改革时刻,而台湾经济长期不振,“习马会”举行对两岸经济发展都有好处。
另外,莫夏科夫接受俄新社访问时也表示,“习马会”对两岸双方来说,都是往前的一大步,是中国大陆政府所做的努力结果。
莫夏科夫认为,在经济上的密切合作是双方政治亲近基础,两岸经济紧密依存程度已经到了可以开始转往关注政治关系,大规模的经济合作使双方正视政治关系,也应合乎两岸经济对话般的高度。
新加坡学者:“习马会”决策体现两岸领导人政治勇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李明江表示,“习马会”是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在任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面将是对过去10年来两岸关系积极发展的总结,虽然目前发展是正面的,但未来存在变量,李明江预测:“此次会面有可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分水岭。”
“双方都表现出了互谅互让的态度,这尤其体现在中国大陆方面。”李明江认为,过往中国大陆不接受海峡“分治”状态,并且这一长久持续的状态难于表述、措辞微妙,而现在,双方则拿出相当的政治勇气。
此外,李明江认为,中国大陆从过去不太热心安排在任领导人会面,此次“习马会”的孕育而生看出了重大转变。他说,两岸的交流从半官方的“协会”、逐步到国台办与陆委会建立官方协商机制,再到两岸领导人直接会面,是质的飞跃的结果。
美、日、欧盟官方:正向、支持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晤,此次海峡两岸领导人的会晤备受国际瞩目。美国、日本、欧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罗兹4日就“习马会”指出,美国希望并鼓励两岸对话,发展积极正面关系,也在等待届时双方对话内容。
罗兹指出,美国过去所做的就是鼓励两岸讨论与对话,并承诺维持“一中政策”,美国长期维系与台湾人民,以及和中国大陆的密切关系,这是美方所鼓励的,也在等待届时双方对话内容。
日本政府发言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4日上午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区域及世界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日本至今都抱持期望两岸当事人之间透过直接对话以和平解决问题?;谡庋墓鄣悖窈笠不岫杂谇榭龅慕钩中⑹?。
欧盟对外事务部发言人柯契亚奇克(MajaKocijancic)4日也表示,欧盟已经注意到两岸领导人将会面的消息。欧盟相信这是充满希望的一步,也会持续关注事件发展。
外媒点赞“习马会”
美国《纽约时报》称台湾大多数人,显然都不愿意回到之前两岸比如冷战时期的敌对状态,相信大多数人也都不愿意动摇与大陆之间的关系。“习马会”的消息4日成为世界各国官方关注的焦点,《美国之音》援引美国国务院媒体关系办公室主任特鲁多的话说,欢迎“习马会”,称稳定和积极的两岸关系,为两岸为美国以及整个地区,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说我们鼓励北京与台北继续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建设性的对话。
英国《金融时报》5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与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会面是两岸关系重大的里程碑,这项历史性会面也再次显示习近平让外界出其不意的能力。
这篇以《习近平主席对台湾的历史性动作》(PresidentXi’shistoricgesturetoTaiwan)为题的社论指出,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上次的会面,是在1945年蒋介石与毛泽东,因此本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无疑是两岸关系重大里程碑。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项历史性会面将是两岸关系自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的重大转变。
《每日邮报》(DailyMail)引用法新社报道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开启直航,双边贸易与观光旅游大幅增长,双方建立之前难以想象的联结,“习马会”将是两岸前所未有的官方高层会面。
韩国《朝鲜日报》在要闻综合版配上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档案照片,报道中国大陆和台湾分隔66年首次同意召开峰会,并将7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习马会”形容为新国共合作。
法国《十字架日报》(LaCroix)4日报道认为,“习马会”的画面会是历史性、具象征性的,文章还提到,“习马会”将带给民进党参选人蔡英文一种压力。法国《世界报》(LeMonde)4日刊登一篇发自驻上海特派记者的简短报道,指出,“习马会”可能会为国民党才刚更换的参选人朱立伦“扳回一城”。
菲律宾《世界日报》社论指出,两岸关系在国民党执政下逐步发展,后来进入瓶颈,此时两岸领导人见面,有助于强化政治互信,巩固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并为今后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这篇题为《“习马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论也提到,两岸领导人在南海议题甚嚣尘上之际会面,将对解决南海问题以及“?;だ献孀谝挪?rdquo;,起一定的作用。
另4家菲律宾中文报纸对“习马会”的报道多为正面,显示传统侨社对此乐观其成。
台港澳媒体力挺“习马会”
对于今日举行的“习马会”,台湾和香港媒体连续几日给予力挺。
台湾《中国时报》5日发表题为《“习马会”:和平的讯号自信的台湾》社论,该社会指出,虽然民进党与岛内亲绿团体对“习马会”质疑不断,但包括世界各国与国际媒体多正面看待,美国国务院也即立刻表示,欢迎两岸这些年改善关系的举措,并鼓励两岸展开建设性的对话。
该社论指出,这个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跨越一甲子、首次的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不但对两岸关系是一项重大的历史突破。甚至可以这么说,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本身,就是一份没有文字、无须签署的两岸和平协议。是两岸正?;?、制度化交往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也将在未来发挥固化和平的重大历史作用。这可以说是“习马会”最核心也最重要的意义。
台湾《经济日报》5日发表题为《“习马会”两岸和平新里程碑》的社论。该社论说,这次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有几个重要的意义:第一,双方都以巩固和平维持现状为第一要务。第二,确保两岸官方的沟通联系机制。第三,未来两岸还会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因此确保制度化协商机制会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最后,这次见面可以为未来两岸领导人见面打下基础,让未来两岸领导人见面会很自然地发生。尤其是未来两岸的事务及协商可能会进入深水区,两岸领导人如果可以维持见面的机会,可以化解许多沟通上的疑虑。
该社论说,无论如何,两岸领导人见面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维持两岸未来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巩固两岸和平、维持繁荣现状”必将能带给全台湾人民最大的福祉。
台湾《旺报》5日发表《两岸中国人自己的命运自己擘画》社论指出,沉寂将近一年的“习马会”终于成局,无论其过程如何、考虑如何,“习马会”成局本就值得两岸中国人光荣与骄傲。在没有外国人介入与调停的情况下,两岸中国人自己搭起了和平与希望之桥,创造两岸中国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该社论指出,“习马会”事实上是为未来的两岸发展立下一个里程碑,换言之,是昭告天下乃至后代子孙,两岸中国人在两岸分隔了66年后,曾经在一个他们都同意的情境下,重新团聚,而且到达了怎样的高度。这样的团聚效果与高度,必然可以鞭策来兹,告诉他们“两岸关系不能倒退”。
该社论认为,两岸关系的稳定,不止关乎大陆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台湾的未来生死存亡,两岸只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台湾《中华日报》5日发表题为《“习马会”将为两岸和平进程标立崭新里程碑》的社论。该社论指出,在两岸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及关注下,马英九将于七日在新加坡与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谈并共进晚餐。这是两岸自1949年分治66年来,双方领导人首度正式会谈,在两岸和平进程的丰碑下再奠立崭新的里程碑。
香港《文汇报》11月5日刊登评论员文章《两岸和平发展迈向新阶段》,文章说,从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到国共领导人时隔66年首次会谈,从两岸“三通”梦圆再到如今马上要举行两岸领导人首次会谈,两岸关系在跌宕起伏中循序渐进,正在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和平发展之路上迈向新阶段。
文章指出,近年来,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达前所未有高度,并仍以方兴未艾的态势继续发展。民意调查显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得到了两岸人民的支持和赞同。
《大公报》11月5日发表社评指出,“习马会”消息一出,海内外舆论惊喜不已,纷纷作出积极评价和美好期许。“习马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两岸关系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文章说,“习马会”得以实现,非常不易。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60多年来最密切的水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当前两岸关系再次处于重要节点,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一种选择是坚持“九二共识”,继续沿和平发展之路前行;另一种选择是开历史倒车,回到“台独”邪路,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结果。此时两岸领导人会面,有助于维护两岸和平发展,有助于岛内民众认真思考究竟怎样才能维护台海现状,哪一种选择真正对台湾人民有利。
《澳门日报》11月5日也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习马会”成局。文章指出,大陆与台湾隔海分治66年后,两岸领导人将首度会面,这是两岸关系的又一历史性突破。1949年以来,两岸从激烈的军事冲突,到长期尖锐的政治对峙,历经风雨,跌宕起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打破相互隔绝的坚冰,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逐渐开辟了两岸沟通的新渠道。
文章说,“习马会”不仅能将中华民族矢言终结内战对立、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当前政治分歧的决心和智略昭告于世,更能一举涤荡近两年来两岸和平发展路线和两岸政经互动在岛内所蒙受的曲解和诬蔑;使台湾民众能够跳脱岛内政争的纷扰,重新审慎思考稳定、和平、和解的两岸关系对台湾前途和台湾人民的意义。(记者 高杨)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习马会 两岸和平发展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