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亚缘何成为美日外交热点
新华社莫斯科11月4日电(国际观察)中亚缘何成为美日外交热点
新华社记者张继业
近来,美国与日本在中亚地区外交活动频繁。美国国务卿克里3日结束对中亚五国的首次访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也造访了相同的五个国家。
观察人士认为,中亚地区对美日而言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两国政要先后访问这一地区并非巧合,美日或期望强化与中亚地区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达到对周边大国制约与平衡的目的。
美日协调增强存在感
克里此次中亚之行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上月底,安倍也选择这五个国家进行了旋风式访问,成为九年来第一个访问中亚的日本首相。
分析人士注意到,克里和安倍的中亚之行各有侧重,前者将重心放在推动美国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合作上,后者则旨在强化日本与中亚的能源与经贸合作。
克里在访问期间同五国外长举行会晤,通过了中亚五国与美国之间伙伴关系和合作联合声明,同意建立六国外交部间定期政治对话的新机制“C5+1”。俄分析人士认为,该机制的建立是为弥补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失位,抵消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
对于安倍的访问,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坦诺夫认为,这是其“俯瞰地球仪外交”策略的延续。安倍希望通过与中亚展开经济合作使日本摆脱经济低迷的状态,帮助进口严重依赖中东的日本实现资源进口多元化。
俄中亚问题专家克尼亚泽夫表示,克里与安倍访问中亚是美日协调行动的结果,旨在增强在中亚的“存在感”,抗衡地区大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他认为,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愈发清晰——西线同沙特、土耳其等国合作来控制局势,中线携手日本开展经济合作,而在东线,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已取得进展。
能源“香饽饽”
分析人士认为,中亚之所以成为美国和日本眼中的“香饽饽”,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以及丰富的能源蕴藏密不可分。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与俄罗斯和中国为邻,在地缘上同欧洲和印度存在联系,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中亚地区拥有非??晒鄣氖?、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等资源储量。哈萨克斯坦富产石油,土库曼斯坦拥有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储量,而乌兹别克斯坦的黄金和铀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视中亚为南部安全屏障,是其战略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依存度很高。今年,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项目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成员国家。
中亚对中国也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中亚五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中国也需要进一步扩大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近年来,中亚地区重要性不断提升,很多国家开始加强与该地区的政治和经贸联系。印度总理莫迪今年7月访问中亚,寻求与该地区国家深化能源合作。韩国总统朴槿惠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涵盖中亚的“欧亚计划”。
中亚寻求“平衡外交”
分析人士认为,中亚五国国情各有不同,但都希望与大国保持同等友好的关系来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这些国家有寻求在大国间实现“平衡外交”的考量,因此不会完全遵循某一方的政治意图行事。
媒体分析,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影响,中亚国家对与日本展开经济合作会持欢迎态度,甚至可能因为经济因素而给予日本更多的政治支持。
对此,俄罗斯战略发展模拟中心专家特罗菲姆丘克指出,中亚国家可能希望日本提供更多经济援助和投入,但不打算与日本产生政治瓜葛。
关于对美国的态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分析中心主任卡赞采夫说,美国与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哈萨克斯坦同中俄的关系会降温。
哈萨克斯坦媒体分析说,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中亚国家始终奉行多边外交,他们欢迎美国官员造访,“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克里短暂的中亚之行,以及远不及其他国家的访问官员级别,能取得多大的成果还有待观察”。(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中亚 美日外交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