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异类诗人爆红,“谈诗”正变得流俗
近日,北京9岁男孩梁胜杰(笔名铁头)的一组诗作在网上广泛传播,其中《爱情》、《如果妈妈是只小贱猫就好了》《出口》等作品引起广泛争议。他也被称为“最小诗人”。28日,铁头的妈妈回应网友质疑称,诗歌是少数人的共鸣,孩子的创作则是情感与情绪的出口。据了解,铁头的妈妈自2009年9月7日就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上记录儿子铁头的生活点滴,并陆续将铁头用铅笔写在本子上的诗作,以照片的形式发布在网络上。(10月29日《京华时报》)
这是诗人的寂寥岁月,这是诗人的喧嚣年代。一边是职业诗人境况惨淡,一边却不断有“诗歌票友”一夜蹿红。世易时移,角色反转,所有这一切,让人诧异而又感伤。当诗歌本身的荣耀不再,写作者独特的身份魅力,便越发显示出一种“决定意义”。也恰是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脑瘫诗人、最小诗人,才会被迅速奉为草根偶像,继而又迅速被置之于舆论的泥潭。一次次,普罗大众不断挖掘出新的“传奇”,转而又试图草草将之否定。
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诗歌的关注兴趣,已经由“文本指向”变成了“个体指向”。写诗者身份的新奇性,总能在第一时间引发热议。其与“正统诗人”的形象落差越大,便越是容易成为被聚焦的对象。脑瘫的余秀华、年幼的铁头,人们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总难免会在意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很可能就调低了心理预期,甚至于产生某种审美错觉——所谓“因人论艺”,从来都充斥着极强的主观性,以及价值立场上的游移。
铁头的诗歌,真的足够好吗?或者说,他的诗歌,当真配得上如此之多的关注吗?之于此,虽是见仁见智,但有几点终究是确定的。首先,倘若以文艺评论的严苛标准量之,其诗也许只能算是泛泛之作;再者,他的某些诗作中,所流露出的成人化、早熟化倾向,本身就是可疑的成长危机。剥去那暧昧的诗人光环,铁头或许只是一个需要更多关爱、更多认同的孩子。
当然了,他就是一个孩子,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他被推向风口浪尖,不过是机缘巧合。要知道,我们素来有着根深蒂固的神童情结,又素来喜欢“假装谈点诗歌”;我们总是习惯于去起哄、去“造神”,又总是喜欢以刻薄的智者姿态质疑一切……最小诗人,自始至终都是被赋义、被解读的对象。他满足了某些人内心的隐匿需求,又触碰了另一些人的脆弱神经。那轮番的唇枪舌战,早已与诗歌无关。
各式走红的异类诗人,只是兜售着一种戏剧化的个人故事,只是充当着不愿正经读诗者的“替代方案”。当余秀华、铁头爆红之后,“谈诗”正变得流俗。网络之上,那种浮夸、草率、偏执的话语口径,正在取代我们关于严肃诗歌的审美趣味和批判传统。(然 玉)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异类诗人 9岁铁头 “最小诗人” 《爱情》诗歌


伦敦举办切尔西花展
特朗普表示美国愿帮助中东地区国家反恐
日本上野动物园大熊猫或怀孕
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公布竞选宣言
北方大范围地区高温持续
《中国恐龙》特种邮票发行
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已突破1000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