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虚拟运营商试点两年盈利尚远 垃圾短信影响发展(图)
原标题:虚拟运营商试点两年盈利尚远 垃圾短信影响发展
到今年年底,为期两年的虚拟运营商业务试点即将到期,正式的虚拟运营商牌照或将于明年下发。两年试点期间,42家虚拟运营商中,绝大部分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业务,不过它们当中的大多数,这次年终大考的成绩并不理想。无论是实际中的困难还是政策上的不足,对于虚拟运营商们而言,如果正式发牌时现实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现状
用户发展未达预期
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向首批11家民营企业颁发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运营试点资格,也就是通常说的虚拟运营商试点牌照。此后,陆续共有42家企业拿到了这一牌照。经过初期的系统建设和网络对接等准备工作,真正的虚拟运营商业务放号已经是2014年下半年的事情了。从这一年半的情况来看,虚拟运营商的发展速度还是明显要落后于预期的。
在试点牌照发放之初,曾经有业内人士乐观估计,到今年年底试点结束,各家虚拟运营商用户总数应该能达到5000万左右的规模,但实际情况是,截至2015年8月底,虚拟运营商移动转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1123万,平均月净增200万户左右,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的0.9%,占全国净增用户数的48%。
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一方面是业务初期发展速度偏慢造成的,另外,虚拟运营商业务试点中遇到的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认为,因为拿到的是试点牌照而非正式牌照,一些企业在开展业务时也心存顾虑,在投入上有所保留。他介绍,42家试点企业中,海信、平安等个别企业至今全无动静,其他虚拟运营商或者已经批量放号,或者已经启动内测。在已经行动的企业中,业务发展情况也很不均衡,只有七八家用户规模在百万以上,其他则尚不具规模。
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试点方案,虚拟运营商业务试点运营的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到期后将根据试点开展情况适时调整相关政策,研究虚拟运营商业务的正式商用事宜。邹学勇介绍,工信部已经完成了对虚拟运营商用户的调研回访工作,各家虚拟运营商的自评报告也已经递交工信部,下一步工信部将对之前的试点情况进行调研,再确定何时和如何下发虚拟运营商的正式牌照。“现有的试点企业应该不会都能拿到正式牌照,工信部肯定要考量试点阶段的业务情况再决定哪些企业可以得到正式牌照。”迪信通集团负责虚拟运营商业务的高级副总裁黄建辉告诉记者。
虚拟业务盈利尚远
摆在虚拟运营商们面前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实现盈利。据了解,如今所有已经推出了业务的虚拟运营商中,不管用户数量多少,还没有哪家实现了盈利,“赚钱”对于所有虚拟运营商来说,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现在还处在投入期,没有实现盈利也是正常的。”邹学勇表示,做电信业务,需要在前期进行很大的投入,市场推广、品牌宣传、系统平台的搭建,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据他估算,一家虚拟运营商想要具备放号能力,前期的投入起码要2000万元以上。据记者了解,有些虚拟运营商的投资已经过亿。如此巨大的投资额,在利润率比较低的虚拟运营商业务中,想要实现盈利,确实需要较长的时间。
邹学勇还表示,即便抛开分摊的前期投入不计,虚拟运营商业务要做到通讯业务的收支平衡,前提条件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用户规模和收入水平。“我们做过估算,虚拟运营商要达到营收的平衡点,应该有100万以上的用户规模,其ARPU值(用户平均每月消费)要到35元左右,而现在国内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平均ARPU值只有15元左右,距离营收平衡点还有不小的差距。”
对于一些虚拟运营商来说,特别是互联网背景的企业,盈利似乎并不是很着急的事情,它们更加看重虚拟运营商业务对于其主业的带动。不过,多数虚拟运营商的业务目标肯定是要盈利,只是不能急于一时。“我们内部认为,实现盈利差不多要经过三年的时间。”黄建辉说道。事实上,迪信通已经是一家用户数150万、用户ARPU值在19元左右的虚拟运营商,在所有虚拟运营商中处于前列,对于大多数虚拟运营商来说,想要真正做到盈利,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影响
搅动市场的“鲶鱼”
对于国内的电信市场,虚拟运营商更多的是充当了搅动市场的“鲶鱼”角色。由于民营企业本身灵活、自由的特点,特别是一些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加入到虚拟运营商阵营当中,将互联网思维带入到电信市场当中,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一些之前三大运营商没有做到的创新。
在国内虚拟运营商中,用户数量发展最快的是蜗牛移动,其之前从事的是游戏业务,其在虚拟运营商业务中,也将游戏与电信业务相结合;京东则打通了虚拟运营商业务与其会员服务,会员消费可以换取免费的通信业务资源;在手机市场充当价格杀手的小米在虚拟运营商市场上也同样以价格取胜,推出了59元包3GB流量的“吃到饱”电话卡,其流量资费仅是三大运营商资费的一半左右。另外,有不少虚拟运营商在业务中都加入了无套餐、无月租、流量不清零等内容,这些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客观来说,虚拟运营商这些创新业务形式的出现,确实也倒逼着三大运营商作出改变??梢钥吹?,在这两年间,三大运营商在业务资费上也做出了诸多调整,如更加灵活的组合式套餐,流量季度包、半年包等,这些改变的背后,虚拟运营商功不可没。
□问题
“批零倒挂”难解决
几乎所有的虚拟运营商,在发展业务时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与三大运营商之间的“批零倒挂”问题,也就是说虚拟运营商从三大运营商处拿到业务的批发价格,高于自己提供给用户的资费价格。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及三大运营商的虚拟运营商想要真正参与竞争,价格必然是重要的手段,可“批零倒挂”让虚拟运营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局面:或者资费价格没有竞争优势,根本吸引不来用户;或者降低价格和运营商竞争,但用户发展越多亏损也越大。
黄建辉表示,造成批零倒挂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年前和三大运营商谈价格时,还是3G时代,如今三大运营商都大力发展4G业务,4G业务资费要大大低于3G,而虚拟运营商还没有全面开展4G业务,因此价格上和三大运营商存在差距。
邹学勇则认为,三大运营商还是应该给予虚拟运营商更大的价格优惠。“目前虚拟运营商从三大运营商处拿到的批发价格差不多是6.5折到8折,而运营商内部一些集团用户甚至可以拿到5折的价格。”他表示,“三大运营商起码应该保证给虚拟运营商的批发价格要低于给代理商的价格”。
号卡资源制约扩张
号卡资源的不足,成为虚拟运营商发展中的另外一个掣肘。据记者从多家虚拟运营商处了解到,三大运营商在分配虚拟运营商的170号码资源上,是先按试点城市进行分配,再由试点城市分配到当地有业务的虚拟运营商处,起初对于虚拟运营商是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之后又改为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分配给不同虚拟运营商号卡资源。
这种分配方式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是地区不均衡,北上广这样的热点城市的虚拟运营商会面临号卡资源不足的问题,而其他一些城市则可能出现号卡过剩的现象。其次是不同虚拟运营商之间的不均衡,有的虚拟运营商业务扩张较快,可手中的号卡有限;也有虚拟运营商号卡资源丰富却发展较为缓慢,造成了号卡闲置。
黄建辉还表示,在号卡上,虚拟运营商的一些创新业务也无法得到有效支持。如物联网业务,根据物联网的业务特点,对号卡需求量比较大,但单张号卡的ARPU值又比较低,只有几元钱左右,因此用传统手机号卡发展物联网业务并不划算,可运营商并没有类似的号卡提供。
垃圾短信影响发展
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对每一个运营商来说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虚拟运营商在这方面遇到的烦恼尤甚。从已经开始使用虚拟运营商170号卡的用户反馈来看,170号卡无论是收到垃圾短信的比例还是作为垃圾短信发送方的比例,都要比三大运营商的号卡高。
邹学勇表示,虚拟运营商业务门槛低,因此被一些人用作垃圾短信发送或者骚扰电话并不奇怪。另外,缺少三大运营商那么严格的对号码实名制和垃圾短信监控屏蔽的手段,也让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无论是严格执行号码实名制还是建立垃圾短信监控屏蔽系统,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要做到和三大运营商一样,是力不从心的。”
邹学勇认为,三大运营商在这些方面,应该把自己的能力开放给虚拟运营商,让虚拟运营商能够接入三大运营商的垃圾短信治理平台,帮助虚拟运营商减少在这方面的成本支出。“三大运营商应该把虚拟运营商当做是业务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他说道。
京华时报记者古晓宇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虚拟运营商 盈利尚远 垃圾短信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