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黄金时代:中国文艺的2.0版来自互联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黄金时代”:中国文艺的2.0版来自互联网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许雪毅、魏梦佳
网络文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国庆长假结束后,改编自网络文学、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剧《琅琊榜》引发全民观剧热潮;去年,一支网络“神曲”《小苹果》红遍大江南北,在海外斩获奖项;2011年,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失恋33天》逆袭全国票房……
?。保霸拢保谷?,《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全文公布,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
时下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井喷式增长的背后,网络文艺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未来5-10年,网络文艺真能再续写一个“黄金时代”?
“野蛮生长”,何时烹出文艺盛宴?
以制作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而闻名业界的制片人侯鸿亮在20日开幕的北京电视节目秋季交易会上遭遇“甜蜜的烦恼”。过去1个多月,他制作的新剧网络播放量刷新纪录,《伪装者》网播量超30亿次,《琅琊榜》网播量超60亿次,业界合作邀约无数,踏破门槛……
“观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特别是年轻人只在网上看剧,而且乐意付费,互联网成为卫星电视以外的又一颗‘新星’,给了我们新平台、新方向。”侯鸿亮说。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最新统计,到2015年6月,全国网民总数达6.68亿,网络文学用户有2.85亿,网络视频用户4.61亿。
电视剧网播量排行榜是2014年才兴起的概念,如今榜上有名者也不都是《琅琊榜》这样收视与口碑俱佳的作品,也有一些因为镜头过于暴露、特效粗制滥造、改编未忠实原著等,而引发观众批评。
在网络影视作品的上游,是海量的网络文学创作。从1998年国内网络小说“第一人”蔡智恒推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算起,不到20年,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数量井喷,这种起初只为消遣时间的快餐式写作和阅读,既有精品,但也泥沙俱下。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家马季介绍,目前国内网站签约及推荐作家约有200万人,还有超过2000万人是网上注册但未签约的,加上不定期在网上写短文、发段子的,网络写手可能超过5000万人次。作品数量也同样惊人,每年在网上更新的连载小说数量就达10万多部。
经过10多年积累,如今在大型文学网站上,“穿越体”“架空体”“玄幻体”“仙侠体”层出不穷,加上衍生出的“同人文”(爱好者续写作品)构成巨大的版权库存,令人叹为观止。这当中不乏《悟空传》《新宋》《诛仙》等在创作初期就脍炙人口的作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不能仓促要求网络文学中能诞生出《红楼梦》《三国演义》那样的经典,但海量文化快餐中,也要有正餐、大餐,最终才能迎来我们自己的文艺盛宴。
这位专家说,网络文艺高度活跃,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量。中央此时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是对当前中国文化现象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把握。社会各界的关注形成合力,正推动网络文艺走向“黄金时代”。
“网生代”产业链环环相扣 精品力作依然鲜见
源于互联网的创作,首先得扎根民众之中,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
2014年网络音乐作品《小苹果》一夜走红,但《小苹果》被上亿人传唱,得来绝非朝夕之功。其代表着网络文艺产业链巨大的活力和潜力。
创作并演唱《小苹果》的“筷子兄弟”是一个复合型的网络文艺组合,导演肖央和音乐人王太利自编、自导、自演,兼顾音乐创作、演唱等。这其实就是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在推出《小苹果》前,“筷子兄弟”已经在网上火了五六年,2011年因为在大型自媒体视频网站优酷上发布影视作品《父亲》而走红,他们又先后创作了《老男孩》微电影系列,流行歌曲《小苹果》其实是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
“文化娱乐产业依托‘互联网+’正在形成复合型的商业模式,通过原创内容、硬件技术研发、多元娱乐样式以及网络传播推广,最终将形成一个海量的网络文艺平台。”投资孵化《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古永锵说。如今优酷土豆的联合平台,有6亿多网络视频用户。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说,网络文艺打通线上线下的文艺空间、打通文艺与各行各业的壁垒、打通文艺的各个产业链接,构成“互联网+”的新型发展格局,带来“数字革命”和“智慧文艺”。
一条属于“网生代”的产业链环环相扣,已初具雏形!
不过,专家和业内人士也发现,一方面“网络文学影视化、网游化、舞台剧化、衍生产品化”已成大趋势,动辄吸引十亿、百亿元融资,但同时,留得下、记得住,为受众津津乐道的作品仍不多见。
根据知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盗墓笔记》第一季今年7月上线,5分钟播放请求达到1.6亿次,一度造成网站瘫痪。但就作品内容来说,观众褒贬不一。
同样在今年,热门网络小说《鬼吹灯》被拆分成多个版权拍成《九层妖塔》《寻龙诀》等影片。已公映的《九层妖塔》遭网友猛烈“吐糟”,一些网站打分极低。
运营起点、创世等网络文学平台的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文辉对裹挟着巨大金钱利益的“网络版权改编热”(IP热)表示担忧。
他说,目前市场几乎把存量版权买空,一些网络写手的作品尚未诞生,就被排队预购,造成价格高企。这既是产业链活力的体现,但也让人焦虑,这些文艺作品问世后,能否满足读者和观众的期待。
“版权热”随着产业链传导到网络影视、游戏、舞台剧等各环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今年相继成立影业公司,开展新一轮投融资,一些“快进快出”的热钱随之跟风。
“现在听到最多的是‘买买买,拍拍拍’!”在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礼上一些科幻迷担忧,中国著名科幻小说《三体》被改编成电影后质量会下降。更令他们担心的是,在网络文艺创作中,言必称“有钱”的怪相。
吴文辉认为,越在产业发展出现“井喷”时,越需要依靠行业和企业自律来加强规范。中央及时出台意见,对网络文艺发展将起到更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文艺2.0版,如何面向未来?
“《琅琊榜》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讲的是家国情怀,故事告诉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要有一片赤子之心,平时要做有风骨、心底坦荡的人!”出生于1997年的网友“小小酥”看完古装传奇剧《琅琊榜》后对剧中展现的中华传统礼仪仍念念不忘。
从《甄嬛传》到《琅琊榜》,引发上亿人次的网上讨论,认为从互联网脱胎而来的文艺作品,一样制作精良、考据细致。担任这两部作品传统礼仪指导的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张晓龙说:“中国人先要懂得自己的文化,才能有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无论是创作一部文艺作品,还是欣赏一部文艺作品,无论是以什么介质传播,以什么方式观看,关键是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一份敬畏之心。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
互联网无远弗届,但无人能否认一个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价值传播的载体和平台。
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网络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同样是责无旁贷。
“无论是与传统文学相关的创作,还是根据网络文学改编进行各种创作,传递真善美这个使命本身不能变,整个行业对审美的坚持,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分析《北平无战事》和《琅琊榜》两部影视作品的创作之路时,侯鸿亮这样说。
网络时代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
张颐武等专家说,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要突显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传播传统经典,另一方面要让世界感受、接受中国感性生动的网络文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前不久,已出版英文版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美国科幻大奖雨果奖,其英文电子书也在海外上线,受到读者欢迎。由一对中国夫妻参与制作的网络真人秀节目《侣行》,真实记录了中国人在“一带一路”上向世界文化遗产致敬的全过程,受到海外主流媒体关注。同样改编自网络插画家熊顿的抗癌经历,青春励志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将代表中国角逐明年的奥斯卡奖……
中国的网络文艺正在走出国门,有的已在海外产生积极影响。统计显示,在东南亚地区,《盗墓笔记》《步步惊心》《甄嬛传》等网络文艺作品受到多国“粉丝”追捧,有的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最近受到国内观众欢迎的电视剧《琅琊榜》也直接输出到韩国等地播出。
专家认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树立良好形象”,网络文艺同样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载体。
展望未来,中国互联网的文化原创力和影响力,不能也不会仅限于国内,而是会越来越融入到全球文化发展的竞争序列中。(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中国文艺的2.0版 互联网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