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三少年弑师 典型的病象报告
3名中小学生入室抢劫至小学宿舍楼,持木棒殴打一名52岁女教师,并用布条堵住其嘴巴,终致女教师死亡。10月18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杀死女教师”恶性事件。据介绍,“3个孩子,2人是留守儿童”。刘某父母虽然在家务农,但亲生母亲多年前已离家出走,赵某父母都在服刑,最小的孙某父母都在外面打工。
3人均未成年,分别出生于2002年、2003年、2004年,最小的11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即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责。他们年龄虽小,作案手法似乎颇为老道,从媒体披露的情节可知,先是1人将老师引出房间,并袭击老师头部,后集体殴打老师,用毛巾捂住老师口鼻,最后将老师捂死后将尸体藏在卧室床底,且不忘清理现场血迹。
该事件最让人痛心的,无疑是老师无辜被戕害;最让人震惊的,则是施凶者皆是未成年人,其中他们身上的留守儿童标签,显得特别突兀,让人黯然神伤。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并非新闻,不妨拿两组较新数据佐证:一是,日前,河南省高院在商丘、南阳两市随机抽取的120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留守儿童作案的有47件,所占比例高达39.2%。二是,前不久,广州天河法院介绍,从2012年至2015年上半年,该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405件,占所有刑事犯罪案件的4.5%,其中留守儿童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4.8%。
在公共视野中,留守儿童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他们被冷落,被羞辱,被性侵,甚至被残害,是最让悲怆的群体。殊不知,留守儿童中的一些人却轻易滑向违法犯罪边缘,抑或坠入犯罪深渊。并无数据证明他们比其他群体的犯罪率高,我们却不能忽略他们人性的幽暗。应看到违法犯罪的留守儿童是害人者,同时也是受害者。他们心智不成熟,价值观未定格,却做出伤天害理的事,难道仅是他们自己的错?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有“三缺”:生活缺乏照顾,不良习惯行为多;内心缺少关爱,孤独内向不自信;行为缺乏管制,易成“问题少年”。三缺的留守儿童不意味他们一定以身试法,但较为可能走上歧途。当行为缺乏管制,沦为问题少年时,也许他们的灵魂深处就不知不觉埋下了犯罪的冲动。也许正因缺乏关爱和管教,有业内人士总结出当前留守儿童犯罪特点,比如“三低”:低年龄、低文化、低法律意识,且暴力犯罪、激情犯罪等特点明显。
对留守儿童不可污名化,对问题儿童更不可歧视。但是,必须正视。不正视,就不可能开正确药方;不对症下药,就不可能治疗他们身上的“疾病”。这3名嫌疑人在网上被声讨,他们固然该被声讨,但该止于声讨吗?留守儿童的不幸,何其多矣,一定程度上说他们走上歧途具有一定必然性。由于留守,就缺乏足够管教;在最需要塑造健康价值观的时候,无人呵护,正如扣错了第一个扣子,人生路必然彷徨乃至扭曲。
有个细节是,3人作案后并未回家,后在县城一网吧内被抓获。国家不是一再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吗?他们能够坦然上网,正暴露出网吧经营者无视禁令,也暴露出当地监管部门失职。别让留守儿童成为野孩子,成为自生自灭的野草,否则他们野蛮生长的过程,要么被伤害,要么伤害别人。
说到如何遏制留守儿童犯罪,专家开出的药方是,改革户籍制度。比如几年前全国政协委员敬一丹等人在提案中建议,全国人大在修订未成年人?;しㄊ?,应从法律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公安、教育、卫生、民政、城建等部门,要加快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城乡隔离制度。这当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途径,报道中3人家庭都不健全,比如赵某的父母都在服刑,刘某的父母虽然在家务农,但亲生母亲多年前已离家出走,对这样的孩子,当地政府是不是早就该有温情和有效的制度应对?
3少年弑师,是一个典型的病象报告,提醒我们不能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再犯错,再掉以轻心了。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三少年弑师 邵东血案 刑事责任 留守儿童问题


戛纳电影节将至
英国公共卫生体系遭勒索软件袭击
SpaceX发射“猎鹰9”火箭 将商用卫星送入太空
四川乐至千年"树抱佛"奇观病危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德国
千年“鎏金铜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特朗普会见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
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新总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