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回眸“十二五”系列述评之布局篇:优化空间格局 推进协调发展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题:优化空间格局 推进协调发展——回眸“十二五”系列述评之布局篇
新华社记者赵超
引领大国发展,需要大战略与大布局。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通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放眼海内外,努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秋天的白洋淀,芦花纷飞,稻谷飘香。10月中旬,作为河北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保定市与13家企业和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白洋淀科技城。
“选择在此落户,既是看中这里地处京津冀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也在于辖区内具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科技氛围。”曙光星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段刚说。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完善城市群形态……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三地来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特征明显,实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目标指向更加明确,战略格局更加清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支持举措更加务实,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这是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这是深谋远虑的战略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并大力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区域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文相通,正在带动国内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启动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范项目,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有序进行;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编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撑作用凸显,上中下游要素流动性增强,产业分工协作更为紧密。
“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合纵连横,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打造出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城市群,实现了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说。
启动新引擎,培育新优势,激发新动能。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十二五”时期,国务院相继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等12个国家级新区,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经济增长极不断破土而出;
“十二五”时期,中央把支持“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出台了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趋科学和理性,中心城市区域分布结构趋于均衡化和分散化,多个中心城市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重庆市沙坪坝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的西永微电子工业园里,来自本地和外地的10万产业工人共同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与其他工业园区不同的是,由于重庆在城镇化过程中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这里的农民工可以获得园区的城市户口,申请租住在周边的公租房内,子女也可以实现就近入学。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这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提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是投资需求的加速器,也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
重庆的实践带来不同寻常的改变: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工人春节后的返岗率高达97%,较低的劳动力流失率提升了园区的招商引资竞争力,形成了推动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对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担心,主要集中在市场潜力、劳动力供给潜力、基础设施建设潜力等方面,而新型城镇化恰恰能够极大增强这些方面的潜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从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到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
——围绕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人、地、钱等多个领域,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文件,启动了2个省和62个城市(镇)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化进入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
——围绕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重点实施“一融双新”工程,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
——城镇化布局与形态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3大城市群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渝、长江中游等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同时,也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
中国高铁走出去取得历史性突破——
?。保霸拢保度眨泄笠盗咸逵胗∧峁罅咸迩┦鹱榻ê献使拘?,负责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这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外部环境发生新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让我们有了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基础和新诉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
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十二五”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做国际经贸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持续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
从一项项数据可以看到,走出去快马加鞭——
对外直接投资由2010年的688.1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1231.2亿美元,年均增长15.7%,世界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3位,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标志着我国从输出产品向输出资本转变。
从一项项成果可以看到,多双边经贸关系渐入佳境——
我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建设,成功举办了APEC北京峰会,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早期收获”协议,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
从一项项协议可以看到,国际产能合作方兴未艾——
?。玻埃保蹦曛粒玻埃保茨?,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累计达324.9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3%,海外装备制造企业达到2000余家。2014年境外轨道交通建设类项目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以119.7亿美元创下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之最。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说,我国对外开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展望未来,随着区域发展协调性的进一步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中国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同时,必将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回眸十二五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