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今日重阳节:民间插茱萸辟邪 吃重阳糕点菊灯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上官云)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历来,人们都讲究在这一天登高、插茱萸辟邪、饮菊花酒。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此之外,古时民间还有吃重阳糕、点菊灯等种种有趣习俗。
长春举行重阳节活动
民间登高、插茱萸辟邪 吃“迎霜兔”与重阳糕
据公开资料显示,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至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当时宫廷、民间同贺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其实,重阳节最早起源于古代‘避忌’观念。传说,那一天如果不离开居住地去山上的话,可能会遇到灾害;而避走山上之后,归家时发现牲畜都已经死去,这就相当于代自己‘受过’,后来形成传统:重阳一定要登高。”民俗专家萧放解释道。
王娟认可了这一说法。她同时介绍,菊花到了九月才绽放,古时被认为是长寿花,当时曾有帝王给年长的大臣送菊花,祝福其长寿,后来与“九九重阳”合并在一起,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节日。
在饮食方面,人们则会吃重阳糕与“迎霜兔”。王娟说,重阳糕也叫菊花糕,或者制作原料中有菊花,或者糕饼上会有菊花纹饰,“重阳糕会分成很多层,形似宝塔,多是长辈送给子女,有祝福孩子们‘步步登高’的意味。吃‘迎霜兔’其实就是吃兔肉,与‘多子’之意有关”。
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古时点菊灯、搭菊花山
其实,说到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与菊花不无关系。王娟介绍,重阳节首先是一个关于菊花的节日,“菊花在过去是君子的象征,古人对其评价极高,重阳节过去又叫做‘菊花节’”。
正因为如此,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道教出现后,菊花又成为道教修炼、养生的象征,当时民间认为喝菊花水可以使人长寿。”王娟称。
等到了宋代,古籍中关于菊花的记载就更多了。王娟说,重阳节前后,除了登高、插茱萸等一系列习俗外,人们会赏菊、点菊灯、搭菊花山,整条街都非常漂亮,“所谓菊灯,就是用菊花制出各种造型,人们也会在灯下赏菊”。
“当时官府还会与民间同乐。重阳之时,明清时期,会办一些有关菊花的展览,各家各户,尤其是商铺,还要买很多菊花,去装饰自己的门户庭院。”王娟称。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重阳节 重阳糕 茱萸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