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将民意转化为全面禁烟动力
凝聚民意的推力,将让禁烟的阻力越来越弱,期待有关部门能持续推进全面禁烟工作,让每个中国人都能生活在更健康的环境中。
世卫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全面禁烟尤其在工作场所禁烟的支持率超过预期;中国吸烟者对酒吧禁烟的支持率高于爱尔兰、法国等国在通过全面禁烟令之前的支持率。该报告认为,这表明立法者不必对通过全国禁烟法规有太多顾虑。
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展现了中国民众对全面禁烟的总体态度。与这份报告相印证的是,中国控烟协会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3个月后调查发现,北京市网吧酒吧的吸烟人数下降了64.7%,市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度已升至90.98%。若能将民意转化为推动全面禁烟的动力,中国控烟工作将进展得更顺利。
中国当前的禁烟形势有多严峻?不妨看看世卫组织发布的一组数据:中国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超过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每天都有7.4亿中国人(包括1.82亿儿童),暴露于二手烟雾的危害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中国因二手烟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将持续上升。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吸烟有害健康”也已成为一种共识。这一方面得益于有关部门多年来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缘于民众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支持公共场所禁烟将成为主流,吸烟者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正是世卫组织报告显示吸烟者也支持禁烟的大背景。
中国民众对全面禁烟的支持,也符合当今世界的大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全球已有44个国家颁布了100%室内无烟政策;从2012年到2015年,世界上最大的100座城市中,受到全面禁烟法律?;さ某鞘幸汛?个增至28个。中国应该在民意的支持下进一步推进控烟工作,努力向这些先行者靠拢。
以前有一些人认为,吸烟在中华文化中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烟草行业又是地方政府很看重的经济产业,全面禁烟将面临很大的阻力。但现在看来,我们有可能高估了这种阻力。随着支持全面禁烟的人越来越多,实现室内全面禁烟的条件将越来越成熟,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全国禁烟法规,应是水到渠成之事。
制定公共政策,尊重民意很关键。当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城市在开展控烟工作方面的经验,为制定全国禁烟法规做好了“探路”工作,也为全面禁烟奠定了更坚实的民意基础。凝聚民意的推力,将让禁烟的阻力越来越弱,期待有关部门能持续推进全面禁烟工作,让每个中国人都能生活在更健康的环境中。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凝聚民意 全面禁烟 禁烟形势 公共政策 控烟工作


香港警方举行代号“坚盾”的大规模反恐演习
庆祝国际护士节
江西迎强对流天气 电闪雷鸣“夜如白昼”
纽约微缩景观展 300座“小”城市惟妙惟肖
各国元首抵达北京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纽约举办“格列佛大门”微缩景观展
实习潜航员首次担任“蛟龙”号主副驾驶探深海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