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你被“食物相克”理论缠身附体了吗?
关于食物相克的传说有很多,坦白讲,之前我也有过简单的相信并刻意记忆,甚至回到家去跟家人“分享”。后来静下心来读到一些科普解读之后,也就原谅了自己的“懵懂”,再后来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当遇到食物相克的传言时,于是就更加从容淡定了。咱们一起来理顺一下关于食物相克的传说吧,以后就不要再被“相克理论”缠身附体了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对一些食物存在饮食禁忌,即所谓的“相克食品”是绝对不能一起吃的,但事实上,食物之间的相克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饮食的顺序、烹调的方法、个体差异等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导致进食后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果只是片面地将某两种或几种食物定义为“相克食品”是不科学的。
生活中产生食物相克甚至致人死亡的说法很可能是偶然巧合导致以讹传讹,或是食物污染中毒,或是一些人的特殊体质产生食物过敏,并非食物天生“相克”。比如冬天空腹吃柿子,吃完之后再吃螃蟹、加上点醋,如果是本身有胃病的人,如此进食后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人们就会误以为是螃蟹和柿子相克,实际上空腹吃柿子或生冷的食品,本身就会引起身体不适。
另外,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上千种营养素,而食物间营养素的相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通过平衡膳食可以进行弥补,但不能简单将其归为“相克”。比如大家普遍认为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因为菠菜中所含的草酸和豆腐中含有的钙结合后会产生草酸钙,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事实上这两种食物共食只是会影响钙的吸收,但并不是两种食物相克。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因为菠菜中含有的草酸溶于水,只要把菠菜过热水焯一下再和豆腐炖着吃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食物相克”存在哪些问题?
1、 缺乏科学依据理论,不可信。
如同食胡萝卜+白萝卜导致败血症、马肉+木耳和墨鱼+茄子导致霍乱、豆腐+蜂蜜导致耳聋、鸡肉+菊花导致中毒、酸牛奶+香蕉致癌等,以上这些食物的大多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与造成的相克结果无任何关联。
2、 引用传统中医理论解释,存有质疑。
如同食南瓜+羊肉导致胸闷腹胀,理由是南瓜补中益气,羊肉大热补虚。与之相反,羊肉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南瓜的营养成分较全面,尤其胡萝卜素含量高,含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而且,近代营养学有研究表明,食南瓜有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脏病变等功效。
3、 不存在相克,相反可强身健体。
如栗子+牛肉、栗子+鸭肉等,栗子淀粉含量很高,同时富含膳食纤维,对人体还是好处的。至于鸭肉,现在普遍认为是一种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4、 对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
如同食肉+茶导致消化不良、便秘,茶叶中所含的鞣酸的确能够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但茶叶中鞣酸的量是较少的,能在茶水中泡出的鞣酸就更少了,和人体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的量相比,这些鞣酸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再如黄瓜十菜花破坏维生素C(抗坏血酸),熟食中抗坏血酸酶基本不复存在,又如何破坏呢?
5、 对营养相关知识的一知半解。
如同食茶叶+鸡蛋降低蛋白质、铁的吸收,鸡蛋不是补铁的主要来源,肉类才是,且鸡蛋中的铁吸收率只有3%,是因为鸡蛋黄中的高磷蛋白妨碍铁吸收,和茶叶无关;同食醋+胡萝卜导致维生素A被破坏,胡萝卜主要含有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是脂溶性维生素,而醋是水溶性弱酸,和胡萝卜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存在破坏维生素A的问题。
6、 概念混淆不清,与两种食物同食无关。
如啤酒+熏肉导致致癌,熏肉在熏烤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以及发生环化、热聚合等缩聚反应,产生苯并花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具有强大的致癌作用。因此,引起致癌跟喝啤酒关系不大。
实验告诉你“食物相克”不靠谱
南京生物研究所的郑集教授曾做过对“食物相克”之说的实验。他收集了我国传说的食物相克的食物184组,选择最常见的14组进行检验,包括大葱与蜂蜜、红薯与香蕉、绿豆与狗肉、松花蛋与糖、花生与黄瓜、青豆与饴糖、螃蟹与柿子、螃蟹与石榴、螃蟹与荆芥、螃蟹与五加皮酒、鲫鱼与甘草、鲫鱼与荆芥、牛肉与粟米、鳖与马齿苋,分别采用大白鼠、猴子和狗进行试验,其中有7对食物由郑教授本人及另一位研究者做人体实验。通过家常制作后试食两天后,观察试食者的表情、行为、体温、大便次数及外观有无差异,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出现相克现象[2]。
2008年至2009年,中国营养学会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进行食物是否相克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从最近五六年出版的书籍、报纸杂志中收集了500多种食物相克的资料,然后分类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进行实验。中国营养学会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招募100名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为25岁至45岁,并进行身体状况检查。在实验中选用5对所谓的“相克食物”一起吃,包括猪肉与百合、鸡肉与芝麻、牛肉与土豆、土豆与西红柿、韭菜与菠菜。志愿者连续吃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实验结果一切正常,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引起胃肠紊乱、呕吐、中毒等现象[1],[3]。
中国营养学会会长葛可佑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兰州大学的专家们,对“食物相克”进行了研究,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猪肉和百合、鸡肉和芝麻、牛肉和土豆、土豆和西红柿、韭菜和菠菜进行了实验。他们按照家常方法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品”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4]。
为什么“食物相克”广为流传
“食物相克”的传说如此流行,结合文献资料,我总结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
1、 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或受疾病的影响,导致不同体质的人对食用同一食物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适合多食可促进胃酸分泌的食物,如玉米,土豆等;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则不适合多糖饮食;若食用,一般会有不适感。但是,由于缺乏相关营养知识的了解,人们将其归咎于“食物相克”。
2、 不洁饮食
大量事实证明,引起食物中毒的相关报道是由于不洁饮食造成,而非“食物相克”引起。日常生活饮食中,食物在采集、运输、清洗、烹饪当中制作,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或者发生食物腐败等都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中毒甚至死亡。
3、 营养补充剂长期大量服用
如果大量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短期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副作用;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补充品,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若每天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C2000毫克至3000毫克,突然停止服用的话,倒可能因此引发坏血症。再如长期大量食用维生素A可导致中毒。而以上情况的出现也不免和“食物相克”相联系。
4、 巧合
在历史上有些事情在当时不能正确解释,比如有些人吃了一些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引发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正巧中毒症状出现前吃了某两种食物,由此造成误解,从而以讹传讹。
5、 极少数人体质特殊过敏反应所致
当古人不了解机体特异性过敏反应时,就用“食物相克”的说法来解释,这种错误的说法以后历代相传。例如,有一位朋友吃菠萝就会出现严重腹痛,一次不慎吃了古老肉里的菠萝,竟使他疼得捶胸顿足,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这与食物本身的性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他机体代谢导致的过敏性反应,一般人吃猪肉和菠萝没有任何不适反应。
参考资料:
[1] 赵金生. 部分相克食物组合的动物与人群试食研究.兰州大学学位论文, 2010
[2] 郑集. 所谓“相克食物”之实验. 营养学报,2009.
[3]张印红,邓丽丽,王玉,赵金生,岳莉,葛可佑. 有关“食物相克”的调查及实验观察. 营养学报, 2011.
[4] 实验推翻食物相克说 130人亲身“试吃”无恙
编辑:赵彦
关键词:食物相克 存在哪些问题 饮食禁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