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大陆学者:两岸经济融合步入“换挡期”
新华社重庆10月12日电(记者赵博)第二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12日在重庆举行。与会大陆学者认为,全球经济深刻变革及两岸经济正在进行的转型升级,给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使两岸经济合作步入转型换挡的历史性关口。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分析,当前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深层因素日益浮现,具体表现为:两岸贸易投资相互依存增长放缓;两岸经济发展的市场动力面临重大转换;两岸经济互补传统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局部产业出现竞争性发展;两岸经济合作的利益分配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
他认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方向不仅影响两岸经济融合进程,也将对两岸各自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台湾经济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深化两岸制度化合作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创新合作则应成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轴。
“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已奠定了两岸共同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坚实基础,同时,两岸合作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也将为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说。
他认为,两岸贸易联系的深化有助于两岸合作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两岸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助于两岸共同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岸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也有助于产业合作向国际延伸,尤其是“一路”沿线5省市(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与台湾贸易投资联系非常紧密,更有助于两岸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着重分析了大陆经济新常态下台资企业运营面临的诸多挑战。他说,两岸经济关系的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台商向大陆投资为主,以及由投资带动的两岸贸易往来。大陆的投资、出口贸易与内需的消长趋势,加上世界经济景气不佳,导致台资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他提出,两岸经贸合作正在经历由“纯市场推动”到“市场驱动+制度化平台推动”的转变。为应对新形势,台资企业应善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所搭建的两岸经合制度化平台,大陆亦应继续加强涉台经济政策的协调力度。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和台湾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近50位两岸专家学者受邀与会,研讨主题为“两岸关系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两岸经济 两岸经济融合步入“换挡期”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