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译制片之父”袁乃晨逝世 享年96岁
被誉为新中国电影译制片之父的长影著名导演袁乃晨于2015年10月5日零时10分在长春逝世,享年96岁。
“译制片之父”袁乃晨
袁乃晨,1919年12月生,河北雄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冀中军区三纵队独立支队二团历任政治处宣传员、指导员。1939年3月任120师独立三支队战捷剧社演员,同年10月任120师358旅战火剧社戏剧组长、副指导员。1943年任晋绥鲁艺分院戏剧班班长。1945年9月任120师政治部战斗剧社演员。1946年6月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历任秘书科秘书、文工团副团长、翻译片科科长、制片处副处长等职。1952年11月任中央电影局翻译片组组长。1954年1月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副导演。1956年8月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1983年9月离休。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长影开创了人民电影的“七个第一”。在“七个第一”中有四部电影都有袁老的辛劳和汗水,都有他的身影,他为人民电影第一部多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录制了解说词,在人民电影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吧》中饰演了营长这一角色,他还编导了人民电影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在人民电影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中他出任导演,在译制过程中,他开创性地运用了翻译影片“对口型”的译配方法,将“乌拉”(俄语万岁之意)翻译成“冲啊”,使影片更具戏剧张力和强烈的震撼力。1954年,袁乃晨开始担任故事片导演,《马》(1956)、《悬崖》(1958)、《昆仑铁骑》(1960)、《小树苗》(1960)、《两家人》(1963)、《战洪图》(1966、1973)、《蝶恋花》(1973)、《向阳院的故事》(1974)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身影。
为表彰袁乃晨先生为中国电影译制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2004年首届长白山文艺奖评委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2008年,在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上获得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5年,袁老又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荣誉奖章”。
也许许多人已记不清新中国最早的译制片《普通一兵》,但是影片中那句一一“乌拉”一一“冲啊”的经典台词却曾响切中国大地,为几亿中国人所熟悉,至今难以忘怀。袁老走了,但他所开创的翻译影片“对口型”的译配方法,至今仍在中国译制片业所应用。
袁老,在“乌拉”中永生!
编辑:曾珂
关键词:袁乃晨逝世 译制片之父袁乃晨逝世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