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A股场外配资清理有序推进 伞形信托将走向终结
“我们公司的伞形产品已经清理完了。”某信托公司证券部负责人说。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来自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息显示,随着“9·30”大限的到来,伞形信托清理已经进入尾声。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伞形信托在此轮牛市中上演了“最后的疯狂”,这一业务将走向终结。而涉及单一结构化信托的相关政策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清理时限临近
9月17日,证监会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通知》,明确三类需要清理的信托产品账户,要求券商在清理中不能“一断了之”,并提出了多种依法合规的承接方式。上述通知一度被市场解读为监管机构清理场外配资态度有所缓和。不过来自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息显示,目前对伞形信托的清理仍在继续推进。
近日,南方某信托公司相关业务人士透露,就其公司而言,伞形信托的清理节奏、清理方式与之前没有变化。在清理方式方面,该业务人士此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与其公司合作的券商执行力度不尽相同。有的券商要求存量伞形信托业务在若干个交易日内全部卖出,停牌股票复牌以后3个工作日卖出;亦有券商要求只能卖出,不能买入。他说,公司对伞形信托的清理没有采取“非交易过户”等折中措施,最近还是在与客户沟通卖出股票,一些客户为了避免陷入更大的被动也开始选择主动卖出。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另外多家信托公司也得到了类似信息,其中包括两家信伞形信托规模最大的信托公司。多位伞形信托业务人士表示,从技术上讲,伞形信托子单元以“非交易过户”形式清理,将之转换为单一结构化信托并非没有可能,但伞形信托子单元数量多,且多数规模较小,转换耗时费力,因此短期完成转换并不现实。
在清理节奏方面,上述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均表示,目前券商对伞形信托的清理仍有时限。某大型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就透露,公司清理伞形信托原则上仍按照券商原定的时间表执行,但与券商保持着沟通和协商。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监管机构要求对于存量规模10亿元以下的券商,计划在9月11日前完成;存量规模在10-50亿元的,计划在9月18日前完成;存量规模在50-100亿元的,计划在9月25日前完成;存量规模在100-150亿元的,计划在9月30日前完成;存量规模在300亿元以上的,计划在10月31日前完成。值得关注的是,9月25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将继续按照既定部署,平稳有序地推进场外配资清理整顿工作。
曾上演“最后的疯狂”
“现在对如何清理单一结构化产品意见不一,但对伞形信托的清理已经达成了共识。”9月29日,某大型信托公司证券部负责人表示。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伞形信托这一业务在此轮牛市中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之后,将就此终结。
这种早年间为解决信托证券账户匮乏的业务模式,在这轮牛市中凭借着成立速度快、较高杠杆、投资灵活等特点迎来了第二春。一些配资公司更是借助外部交易系统将伞形信托子单元再次分组,形成“伞中伞”,这类业务杠杆更高,投资门槛更低。2014年7月份以来,随着A股走牛,伞形信托业务迅猛发展,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后,一些信托公司的伞形信托业务“多得做不过来”,甚至因此自提业务门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以来,监管机构就针对券商参与伞形信托业务多次下发“禁令”。不过,由于伞形信托利益链涉及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三类机构,在现有监管格局之下,受利益驱动,上述“禁伞”举措难有实质性效果。业内人士表示,“禁令”下发之后的4、5月份正是伞形信托业务最为“疯狂”的时候。
在随后的市场调整中,包括伞形信托在内的杠杆资金如多米诺骨牌般倒塌,并加速了市场大跌。在经历了这场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股灾”之后,A股市场的稳定自然成为监管层最关注的问题,涉嫌场外配资、虚拟账户的伞形信托因此被大举清剿。
后续政策待明确
种种迹象显示,目前对场外配资的清理已近尾声。监管层此前表示,清理整顿工作原则上应于9月30日前完成,个别存量较大的公司,不得晚于10月底前完成。这意味着,从时间上讲,清理伞形信托已近尾声。
从清理进度来看,在9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表示,截至9月23日,69%的场外配资账户已完成清理,恒生网络、上海铭创、同花顺等3家公司的相关信息技术系统已经关闭或限制其系统功能。总体上看,清理工作平稳,效果明显。
来自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息亦印证了上述表述。9月29日,某中型信托公司证券部负责人表示,其公司的伞形信托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某伞形信托规模排名前二的信托公司证券部总经理亦透露,其公司清理伞形信托也已接近尾声。
这位总经理坦言,要等到单一结构化信托的清理方式确定,才算是尘埃落地。按照证监会9月17日的通知,优先级委托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后级委托人以投资顾问等形式直接执行投资指令的单一结构化信托账户亦在清理范围之内。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信托公司了解到,目前该类产品运转基本正常,券商对此类产品处于摸底了解阶段。此前,一些券商表示这类产品将平移至券商自己的PB平台,但在一些信托业内人士看来,这需要解决信托的合规、风控、投资流程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一定难度。
不过,解决的办法似乎已经浮现。近日据媒体报道,针对单一结构化信托,某券商提供了四种清理方案,除了改用券商自己的PB平台外,还可以改成非分级产品、改成优先级为不固定收益产品以及投顾不进行下单的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证券信托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伞形信托,其二是单一结构化信托,其三是不涉及杠杆的管理型信托。在伞形信托受到清理,业务走向终结的情况下,单一结构化产品后续如何操作尚无定论。信托公司主流的三大证券信托业务中,有两类业务受到了制约,这让一些信托业人士感到忧虑。但中铁信托副总经理陈赤表示,包括二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始终是信托公司的重要业务领域。相信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托业者能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证券信托产品。
风险逐步释放 融资余额企稳
9月以来沪深两市大盘步入震荡休整期,成交额显著萎缩,市场交投热情低迷。值得注意的是,融资余额的变动与沪深两市成交额具有很高的匹配度,9月初下破万亿关口后,继续回落,降至9200亿元附近,此后融资余额维持在9200亿元至9400亿元间小幅波动。分析人士指出,前期融资余额快速下降一定程度上是“去杠杆”,随着融资余额逐渐企稳,显示去杠杆逐渐完成。
融资抛盘减弱
9月1日沪深两市的融资净偿还额为437.40亿元,融资余额已经降至1.01万亿元。9月2日融资余额继续快速下滑,下破万亿关口,为9591.54亿元,当日的融资净偿还额高达530.66亿元,融资余额步入了新一轮下降通道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后融资余额下降的速度并未出现加快,除9月14日和15日出现了284.46亿元和206.77亿元的融资偿还,其余交易日并未出现融资偿还额超过200亿元的情况,显示融资余额在经过了前期去杠杆后,融资抛盘的力量已经出现明显的减弱,近期融资余额维持在9200亿元-9400亿元间小幅波动,这往往是去杠杆步入尾声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缓步下降的背景下,融资客并没有闲着,只是操作策略上,从牛市里的持续加仓转为波动操作。在连续的融资净偿还后,9月9日沪深两市的融资余额出现了超过百亿元的增加。而从行业板块来看,各个行业板块的融资余额不断变动,而非直线下降。融资客在不同的行业板块中来回切换,反应在市场上便是板块的快速轮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市场的窄幅震荡格局。
从个股来看,9月以来仍有23只股票的融资余额出现超1亿元的增幅,其中乐视网和招商地产的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亿元,分别为9.59亿元和7.36亿元。新兴铸管、强生控股和豫园商城的融资余额增幅超过3亿元,分别为4.18亿元、3.38亿元和3.14亿元。在这23只股票中,不难发现豫园商城、贛锋锂业、际华集团等一批股票分别是9月中某个时间阶段的领涨龙头,融资客快进快出的获利其实并不少。
市场情绪趋稳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融资余额的变化与沪深两市成交额具有较高的匹配度。6月份在融资余额连续增加,超过2万亿后,沪深两市成交额也不断刷新历史天量,单日成交额一度超过2万亿。9月份融资余额下破1万亿后,两市成交额也出新连续萎缩,一度不足4000亿元。融资余额的变动成为市场活跃度的重要观测器。目前随着融资余额逐步企稳,去杠杆也逐渐完成。
一方面,按照历史TTM整体法计算,全部A股的市盈率为18.34倍,经历两轮大幅回落之后,市场做空动能得到较充分的释放,股市泡沫受到大幅挤压,一批两融标的进入安全估值区域,具备了长期投资价值,这部分品种融资继续大幅缩水的概率并不大,融资客布局的概率更大。
另一方面,驱动市场下跌的“去杠杆”行动接近尾声,政策面出现变化,主要表现是违规资金清理方式有所优化。市场的风险正在逐步出清,两融市场的情绪将恢复,大幅抛压盘将减少。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A股 伞形信托 场外配资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