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转移行政中心 专家:副中心不能“摊大饼”
2015年7月,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说,早在2004 年修订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时,就有计划地在通州预留了大量行政办公用地。图为位于通州北苑的楼盘建设工地?!吨泄弥芸芳钦?肖翊 摄
通州行政副中心怎么建
北京市政府智囊建议:提升居民本地就业率,减少与中心城区的人口潮汐式流动;争取成为全国示范样板
3个月前的7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正式公布,通州将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7月14日,北京市规划委明确表示,将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
行政副中心的定位对通州无疑是历史性机遇。不仅是北京,目前,我国特大城市普遍存在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功能过度集中,已超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等问题。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应运而生。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提出,为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副中心疏 散转移,急需寻求和树立一个成功的国家特大城市副中心建设示范区,以引导全国特大城市副中心的高效优质发展。“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全国重大战略的实施推 进过程中应该承担示范引领作用。”
不再当“睡城”
促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均衡
一走出北京地铁6号线的终点站潞城站,荒凉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工地上巨大的土堆和成片的麦田,感觉就是到了农村;只有眼前的这座崭新的地铁站,和地铁站旁停满小汽车的停车场,能够显露出一丝城市的味道。
乘坐地铁的人流不少,因为这里距离河北燕郊只相隔一条潮白河,每天都有很多人从燕郊拼车来到这里,再换乘地铁去北京市区上班。
在出口处,聚集着一些售楼人员,一见到行人就拿出手中小广告硬往手里塞。他们清楚地知道,趁着北京市政府即将搬迁的热乎劲,要抓住机遇赶快卖房。“某楼盘一夜之间每平米涨了5000元”、“两个月的时间均价涨了4000元”……类似的传言在这里口耳相传。
其实在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尘埃落定之前,通州“睡城”早已名声在外。每天清晨,数以万计的上班族们拥向通州的地铁站和公交车站,挤上开往北京城区的班车;晚上,这些人再坐上通往通州的公交车挤回来。
刘燕就是挤公交大军中的一员。她家住通州北苑,工作单位在北京城的核心地带前门附近,每天从家赶到单位,最少也要花上一小时。“早晨出不来,晚上回不去。”这是包括刘燕在内几乎所有在通州居住的上班族的共同感受。
多年以来,通州区除了房地产以外,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因此,通州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满街的房地产中介,“有城无业”是业内人士对通州的共同认知。
“通州区主要承担着以居住功能为核心、以生活型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卧城化’迹象。”李国平的评价切中要害。
不过,这种情况将随着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建设发生改变。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日前表示,未来将通过中心城存量功能的疏解,促进通州的产城融合和职住均衡。通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宜居宜业的通州,让就业、居住和生活都在通州。
按照北京市的规划,通州既要承接北京市公共行政功能疏解,又要建立功能完备、品质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宜居宜业环境,这个行政副中心将怎么建?未来依托什么产业发展?
“依托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行政机关单位,大力发展为公共行政配套的服务功能,如金融、咨询、办公、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同时针对迁入的大量行政工作 人员和高级人才,建设高档次的购物、休闲、康体、娱乐等设施,配套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使通州成为宜居宜业的行政副中心。”李国平说。
目前,通州人口已经超过130万,大量人口转移至此,是否会成为另一个拥堵的区域?李国平认为,通州距离北京主城区太近,不能无限扩大,要避免之前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方式,否则大量人口聚集,还是不能起到疏解分担功能,区域内的发展压力并不能得到缓解。
“要避免‘卧城化’发展,就需要积极推动和实现产城平衡。”李国平认为,要提升居民本地就业比例,吸引外迁就业人口在通州居住,以实现产城平衡为目标,减少与中心城区的人口潮汐式流动,在疏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同时,有效、有序地分担其人口压力。
副中心不能继续“摊大饼”
北京应有多个副中心
早在通州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面纱还未揭开之时,与之相邻的河北燕郊、大厂等地的房地产开发建设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当北京行政副中心尘埃落定,无疑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区域高地;但是,周边的区县利用通州的配套进行发展,也将给通州带来压力。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副中心的建设是为了化解城市病,但如果副中心也盲目无序发展恐怕又会带来新的城市病。这是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最为担忧的。他指出,要认真总结北京中心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副中心发展也要控制城市边界,防止在行政副中心“摊大饼”,避免与朝阳、燕郊等地成片式发展。
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赵弘最近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进行了一周的考察。
斯德哥尔摩是一个拥有200万人口的风景秀丽的城市,中心城区人口78.3万,城区周边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卫星城,还有其他类似于卫星城的大社 区。这个城市让赵弘留有深刻印象的是拥有大量的生态屏障,从主城到卫星城穿越十几公里都是大型绿化带,生态环境优美,其间没有任何建筑,没有成片的城市连 接带。这些卫星城和大型社区都是通过市郊铁路联系起来。
“斯德哥尔摩的规划建设顺序是先建设火车站和市郊铁路,其次建设公共服务和医疗教育,最后建设住宅区域,这种建设格局使得新城、卫星城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因为很方便大家出行,市郊铁路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直接和地铁相连。”赵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他对斯德哥尔摩城市建设的赞誉。
在他看来,我国城市病普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多中心格局的规划,都是一种‘摊大饼’式的单中心的蔓延,国家的规划理念和思路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一个城市要发展,要解决的最大的突出矛盾,就是集聚和效率的矛盾,而这个矛盾需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得以解决,“一般采取主城和卫星城格局来进行空间安排,一开始就要考虑多中心思路,不是等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时才开始考虑多中心。”赵弘说。
和赵弘同样持有“多中心”观点的,还有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在他看来,不要过分强调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北京作为这样一个超级的都 市,应该有多个副中心,“比如说,东京至少有10个副中心,所以建议北京在做好通州副中心建设的同时,应该规划建设其他的副中心,比如说昌平科教副中心、 怀柔文化副中心、亦庄大兴高端产业副中心都应该提到日程上来。”
“多中心”规划相对更为长远,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做好通州的城市规划。这个问题,官方也有回应。
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曾表示,通州下一步要大力发展以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为主体的郊野公园环、以北京周边地区为重点的环首都公园环,实现城市组团之间的有效生态隔离。
据黄艳介绍,未来的通州肯定是一个独立的新城。重要的前提是要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地铁将在已有的6号线和八通线的基础上,7号线还要继续东延。 区域快轨将实现与机场、周边新城、周边河北区域的便捷联系。道路网密度将达到每平方公里9公里,是目前中心城道路网密度的1.8倍,林荫道比例达到 70%。
搬迁需渐次进行
公务员肯定要优先进入
按照北京市规划委的表态,“将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并非所有的北京市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要搬迁到通州。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北京市政府搬到潞城是定了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北京市机关和事业单位都搬过去,目前还不得而知。
“据说职能部门,比如工商、税务部门都要搬,但是像我们做宣传工作的,有可能就不搬,迄今我们从来没有召开过关于搬迁的会议,单位高层领导在正 式会议上也没提过这事。”在《北京日报》工作的李菁(化名)告诉记者,她对单位是否搬迁到通州“无所谓”,“我刚在南五环附近买了一套新房,如果要搬,从 南边往东边的通州方向比较好走,直接上五环就行了。”
相对李女士的“豁达”,张琳(化名)却有些惴惴不安。博士毕业分配到北京行政学院,孩子刚满2岁,马上面临上幼儿园和小学,单位是否搬迁她挺在意。
“我现在居住的房子地理位置不错,附近有一个很好的学校,有利于孩子上学;如果搬过去,也不知道通州配套的学?;岵换峤ㄆ鹄矗揖褪窍M⒆幽苌细龊靡坏愕难?。”
和李菁一样,张琳说他们单位至今也没有搬迁的任何消息,她推测,如果他们单位要搬,也可能是最后一批。“我们私下会议论,估计会按照和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密切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搬迁,毕竟日常工作中单位的紧密配套很重要,将相关单位放在一起,方便工作,效率也会提高。”
“行政副中心来了,公务员肯定是要优先进入的。”李国平向《中国经济周刊》直言搬迁一定是渐次推进,而不是“一蹴而就”。行政副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李国平甚至认为,“不是三年、五年,建成和完善可能需要十年 。”
关于搬迁的最新进展,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通州的行政副中心建设还处于规划和土地拆迁阶段,动工建设和完善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今年是不可能有什么动作的,但现在已经在向这方面努力了。”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通州 行政中心 副中心 公务员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