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经济数据遭质疑 发改委:7%增速具有基本面支撑
原标题:发改委回应经济数据质疑:7%增速具有基本面支撑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今日在其网站发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刘雪燕、肖潇和杜秦川的署名文章《我国7%的经济增速是可信的》,文章称,上半年7%经济增速数据引发部分机构和专家对我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怀疑,经过深入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速既符合普遍预期,也具有基本面支撑。
文章显示,上半年7%经济增速数据发布后,由于超出了部分国际机构和一些专家的预测,由此引发了对我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习惯性怀疑。这些怀疑大多没有基于严谨扎实的研究,更多是基于片面的论据来质疑全局:第一类是认为我国GDP平减指数被低估,从而导致实际经济增速被高估;第二类是从实物量增速较低推断经济增速应较低;第三类是通过调查问卷得到所谓真实的增长数据。但经过深入分析可知,我国的经济增速既符合普遍预期,也具有基本面支撑。
首先,对中国统计数据质疑由来已久但常被证伪。对于中国统计数据的质疑,由来已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停过,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速相对较低的时候,质疑声音会相对更大。但大多数对中国统计数据的质疑,在事后都被证明是错的,有时候还错得非常离谱。为了回应这种质疑,我国统计部门多次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经济数据全面普查,结果表明经济普查增长数据基本与核算数据一致。
文章称,7%的增速符合普遍预期。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之前,国内和国际多家研究机构均预测经济增速在7%左右。国内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等机构以及多家高校均预测经济增速在6.9%-7.1%之间。国际研究机构,如世界银行对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速的估计数据为7.1%,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数据为7%,皆与实际发布数据相符。
谈及“GDP平减指数被低估导致经济增速高估”的说法,文章认为,这一观点存在逻辑混乱。最近有研究认为,中国GDP平减指数没有扣除进口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中国GDP增速被高估1-2个百分点,这存在逻辑混乱。一是进口价格下降对中国不变价GDP增长核算影响有限。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服务业使用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投入非常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对其影响甚微。在整体工业的中间品投入中,进口品比重不足10%,且大宗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趋同,因此不变价工业增加值核算受到进口价格的影响也有限。二是不变价GDP增速与GDP平减指数无关。根据主要经济体核算制度,GDP平减指数不是类似于CPI的调查统计数据,而是先核算得到现价GDP和不变价GDP,然后根据二者计算得到的。也就是说,现价GDP和不变价GDP的核算数据决定了GDP平减指数,而不变价GDP核算与GDP平减指数无关。因此,“GDP平减指数低估导致GDP实际增速提高”的说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同时,文章指出,经济转型期实物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将发生重大调整。有的国际研究机构是从用电量、运输量等实物指数的增长速度推断得出中国经济增速应远低于7%。但是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实物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随之改变。一是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9.5%,较2007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而服务业每单位增加值耗电量仅相当于工业的15%,且其物质原材料投入和实物产出的规模都远远少于第二产业,运输需求也大大降低。服务业比重的大幅上升必将改变用电量、运输量等实物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关系。二是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占比大幅提高,而这些行业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等特征。
这种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单位GDP能耗的持续下降,直接会降低用电需求与货运需求增速,这也会改变用电量、运输量等实物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关系。另外,从历史数据也可看出,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一定波动范围,在经济上升和下降期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仅仅根据用电量、运输量等几个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速的弹性关系就得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整体高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针对有媒体、机构仅仅通过调查问卷,就得出真实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的结论,文章认为此举未免太过武断。从统计学角度讲,问卷调查得到结论本身就容易受到样本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主观倾向等方面的限制而可能无法真正客观反映现实情况,因此得到的结论往往出现以点带面问题,无法真正得出与事实一致的结论。以部分全球投资者、分析师和交易商为调查对象,这些国外个体对于中国经济的判断限于其从事的领域而可能得出片面的结论,比如部分分析师认为,外部需求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商品需求减少必然导致中国经济增速的大幅回落,这明显忽略了中国庞大的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
最后,文章称,7%的经济增长速度具有基本面支撑。一是供给面回稳。上半年,占GDP比重近90%的工业和服务业实现止跌回稳,工业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服务业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供给面回稳提高必然推动总体经济止跌回稳。二是需求面基本稳定。上半年实际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和出口也在二季度出现了回稳迹象。三是部分区域增长提速。占全国GDP比重大、转型早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上半年经济增长快于全国水平,GDP排名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的经济增速二季度快于一季度。四是民生数据表现亮丽。首先,就业增长良好。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1-8月份完成全年目标95.2%。其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发改委 经济数据 7%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