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阶段性进展综述:填满意公安答卷
填写群众满意的“公安答卷”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阶段性进展综述
9月10日,公安部交管局坚定“互联网+警务”之路,向社会郑重承诺“让群众获得改革红利,只能提前,不能推后”;同一天,湖南公安启动应用“湖南阳光警务执法公开系统”,努力确保案件相关人对案件办理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再往前,9月9日,苏州警方清理34项证明,明确户籍迁移时,身份证与户口簿信息不一致,无需再提供户籍信息证明……
公安改革,从未间断。2015年2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由此拉开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大幕。全国公安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为总目标,牢固树立创新思维,科学研究改革举措,稳步推进决策实施,正在填写一份体现时代特征、坚持改革精神、彰显公安特点、符合群众意愿的“公安答卷”。
攻坚克难,敢啃“硬骨头”
向“奇葩证明”开刀,助圆“城市梦”,多项重点改革取得新进展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已到攻坚阶段,能不能啃下“硬骨头”?
“这是一次触及根本的改革。”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这次改革聚焦问题、触及根本,对一些多年积累下来的制约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深层次、老大难问题进行了破题。需要全国公安机关以‘啃硬骨头’和‘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
以往,到基层派出所办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让人头皮发麻,而“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更令人哭笑不得。
群众反映强烈,整改势在必行。8月25日,公安部再次通过“打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图文详解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其中就包括此前一直被群众吐槽的“你妈是你妈”证明。
向“奇葩证明”开刀,只是公安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公安部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召开11次会议,审议重大改革议题22项。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研究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意见;围绕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要求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围绕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制定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登记备案和责任追究制度……一个个顶层设计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多项重点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户籍制度改革,涉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也是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难以平衡;二是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长期与户籍直接挂钩,难以剥离;三是各类群体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多元多样,难以协调。但是,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是以往没有的。中央明确部署,这次改革要与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土地等方面统筹配套、协同推进,是对新型户籍制度的一次整体构建。
如今,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加强户籍的清理整顿,依法整治“假、重、错”等问题,为户籍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全国已有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具体实施意见,还有不少城市降低了落户门槛,建立了积分落户制度,下大力气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助力亿万农民逐步圆城市梦。
壮士断腕,“向自己开刀”
与车检机构“脱钩”,推进驾考社会化,最大限度地还利于民
改革,真改假改,要看敢不敢“向自己开刀”?
目前,公安部已取消和下放了6项行政审批事项,将4项公安机关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公安部消防局也取消了部分消防备案项目,合并了部分审批事项。
一方面是权力瘦身,另一方面是与利益脱钩。
有的时候,车检制度的执行中有些变味儿:只要车主施以钱财,即便是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也能“绿灯”大开,轻松过关?;褂泻芏喑导旎褂胝棵?、官员及其家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导致车检行业垄断经营,而且难免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改革要勇于向自身利益开刀。去年以来,公安部会同质检总局推出私家车6年内免检、省内异地检车、预约检验等18项车检改革举措,特别是以“一律”“不得”“必须”“彻底”等措辞不留空间,禁止下属单位开办车检机构。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与591家检验机构,201家驾校实现产权、业务、人员脱钩,1217名民警及近亲属退出检验机构、驾校经营活动。
一本小小的驾照,背后也存在着极易腐败的漏洞。公安机关积极推进驾考制度改革,通过自学自考、自主预约等一系列社会化举措,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目前,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地已经率先推出了驾驶人考试预约、合理利用社会化考场、考试信息全公开、驾驶人考试监管平台建设等驾考改革新举措。
公安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全国公安机关已形成这样的改革共识:尽管改革任务是很大的,尽管许多改革措施是跟自己较劲,但是,只要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再大的利益也得剥离,再多的麻烦也得自己承担,再难的堡垒也得攻坚下来。
勇于创新,让群众少跑腿
嫁接“互联网+”,打造过硬队伍,用法治力量为改革保驾护航
改革,要给百姓带来“获得感”,如何防止成为“空中楼阁”?
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这种变化来自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构建。公安部旨在通过该平台,以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供10大类130余项在线服务,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互联网+交通管理创新”带来的便捷服务。
同样源于对“互联网+”的嫁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正在完善,促进不同区域、不同警种、不同部门的资源共享;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正在建立,进而推动违法犯罪记录与个人征信、职业准入的挂钩;6省份开展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钍缘?,更加方便了广大驾驶人就地就近办理缴纳??钜滴?hellip;…
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效率,解决了面上的问题,而打造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队伍,就是公安事业既保当前、又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
今年以来,从公安部党委研究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意见》,到人社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再到2015年1月1日起全国民警享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随着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开启,公安队伍日益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铺路架桥打基础,法治力量来护航。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完善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根本目的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诖?,全国公安机关从完善执法办案制度、执法司法衔接机制、执法责任制、执法公开机制和人权保障制度等方面,强化刚性约束,划出硬杠、红线。特别是今年6月,公安部印发实施《公安机关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明确了不得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8种具体情形和惩罚措施。广大公安干警民警必须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不能乱“张口”、乱“伸手”。
如今,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任务已经分解为7个重要方面、110余项改革举措,各项任务已全部落实领导责任、分工到各警种和部门。全体公安干警应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狠抓落实,奋力把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给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注入强大动力。本报记者 张洋
编辑:曾珂
关键词:公安改革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阶段性进展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