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专家希望破译禹碑“天书” 解开大禹治水谜团
在武汉蛇山与蛇山相望的汉阳江边,突出江中的近千平方米褐色岩石上刻有“禹功矶”三个大字。相传,这里就是大禹最后治水成功的地方。
日前,在这里流传的大禹治水传说,入选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名录,48岁的张引娣和52岁的黄国华成为武汉“非遗”项目中,惟一由两位女性共同担任传承人的项目。
专家希望破译禹碑“天书” 解开大禹治水谜团
近日,张引娣和黄国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破解禹碑文中的“天书”,从而解开大禹治水的千年秘密。
在“禹功矶”岩石附近看到,记者看到两块明代和清代的高近3米,宽约1米的禹碑,在岁月的风蚀下变得凹凸不平。
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记录大禹治水的名刻,全碑77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末行空处有寸楷书“古帝禹刻”4字。
据介绍,历代中国文人都试图破译碑上的文字,没有成功。日本大禹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们也来此想破译碑上内容,最后都无功而返。
“禹碑上的文字有一半字无法确认,如果破译了,也许就能解开与印证大禹治水中的一些传说。”张引娣说。
大禹治水在武汉的传说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所载“江汉朝宗于海”。南宋绍兴年间百姓在“禹功矶”岩石上修建大禹庙,明代天启年间改名为“禹稷行官”,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さノ?。
二十多年来,张引娣收集了“龟蛇锁大江、灵龟镇怪化龟山、忽必烈正名禹功矶、大禹治水收赑屃、总督寻宝镇水怪、禹青飞帽堵洪水、大禹贮粮米粮山”等众多故事传说。
张引娣说,大禹治水在武汉妇儒皆知。至今,她仍记得童年时见武汉的民众,长江汛期时在“禹功矶”附近的江边祭祀大禹的情景。
与张引娣一样,黄国华也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大禹治水故事的收集与研究。
“武汉地处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大禹历时13年治水最终在这里完成治水,留下了众多极具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黄国华认为,这些传说对揭开中国早期历史人文、风俗人情及水利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馆长刘国斌认为,大禹治水传说主要由华人华侨传播到海外,如今在日本、韩国等国发现一百多处以大禹命名的地名及祠庙。日本和韩国还有禹王文化节,每年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今年初,日本、韩国等国家大禹文化研究会送给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的禹陵、禹祠、禹庙等遗迹图片300多张,展示了大禹文化海外传播的“路线图”。
“希望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大禹文化研究学者能够合作,共同破译禹碑上面的文字,解开大禹治水中的一些历史谜团。”刘国斌说。(曹旭峰)
编辑:陈佳
关键词:禹碑“天书” 大禹治水 谜团



二月二龙抬头 你剃头了吗?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小金人各归其主
“烧火龙”迎“二月二”
“中国具象&抽象展”将在无锡程及美术馆开幕
南半球现日食奇观 高悬天宇似“魔戒”
奥斯卡最佳影片闹乌龙 《月光男孩》失而复得
塞浦路斯利马索尔举行狂欢节游行
孩子们的狂欢节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