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利润增速告别“超常规” 资产质量有望迎拐点
——客观看待我国银行业经营形势
原标题:利润增速告别“超常规” 资产质量有望迎拐点——客观看待我国银行业经营形势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
净利润增速显著放缓,不良贷款连续攀升……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不容忽视。如何客观看待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形势?商业银行在防风险的同时如何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银行业利润增速告别“超常规”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8715亿元,同比仅增长1.54%。
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不能简单看待银行净利润增速的下降,“过去几年银行业两位数的利润增速属于超常规增长,有特定的外部因素,现在的回落是一种校正。与国际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仍处于领先水平。”
对于银行利润下降的原因,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银行贷款增速下降,利润增幅自然随之放缓。另外近几年监管机构加大对银行不规范收费的整治力度,这实际上也是银行让利给实体经济的表现。
杨再平表示,银行不良贷款攀升,银行纷纷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利润。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相应的监管要求,银行还需从留存利润中提取部分来进行内源资本补充。此外,从存款的结构看,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定期存款上升,银行的负债成本上升。
“应该说利润减少换来的是银行的稳健经营。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95%,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10.79%,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影响不良贷款上升的因素正在减弱
截至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此外,逾期贷款、关注类贷款增幅较大。
肖远企表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5%,比过去几年有所上升,但与国际同行3%到4%的水平相比仍较低。“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包括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也包括欧美、日本等外部市场处于弱复苏阶段,对我国出口行业影响较大。”
杨再平表示,上半年我国银行业贷款拨备率达到3.12%,中国银行业有能力应对不良贷款的周期性增长和暴露,不会发生危及经济增长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肖远企认为,短期内不良贷款可能还会有一定上升,但从趋势上来看,影响不良贷款上升的一些因素正在减少,如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向好,结构调整已经逐渐到位。另外,过去这两三年间,银行业积累的不良贷款已逐步化解,风险得到一定释放。
“随着地方政府万亿元债务置换工作的落地、信贷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及投资信心逐步恢复、资金面相对充裕、房地产销售稳定等作用下,银行业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杨再平说。
打造银行与实体经济“命运共同体”
随着资产质量压力加大,出于防控风险的考量,商业银行的惜贷、抽贷现象时有发生。
肖远企表示,要打造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简单抽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有竞争力,市场有前景,并且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较高,只是暂时遇到困难,短时期资金周转不畅,银行应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帮它渡过难关。”
杨再平也表示,处理不良资产不是简单地一卖了之,有些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转化为优质资产。在贷款增量方面,要善于发现有效贷款需求,信贷投放更精准。“这需要银行家的智慧、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
面对诸多挑战,杨再平表示,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互为依托,服务于实体经济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银行业需要适应经济形势进行转型,换个活法,寻求市场化生存、全球化生存和网络化生存。
他表示,上半年我国银行业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9%,比境内营业收入增速高2.2个百分点,“走出去”效益进一步提升。网络化方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直销银行、网上商城等,推进服务创新。
肖远企表示,银行需要保持一定的贷款增速,特别是在国家战略和薄弱环节上要加大支持力度,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和保障性安全工程的支持力度。(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银行业 利润 资产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