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史上书画家使用的毛笔:黄庭坚擅用鸡毛笔
相传,我国的毛笔始于二千多年前秦国大将蒙恬,至今广泛流传“蒙恬造笔”的说法。
这种中国人传统的书写工具,被历代文人称为毛锥子、管城子、“中书君”;唐代韩愈还撰写《毛颖传》,以笔拟人,为笔作传,“毛颖”也就成为毛笔的别名。
毛笔品种繁多。素有“毛颖之枝(技)甲天下”盛誉的湖笔,就有200多种。按笔头的材质分,主要有兔毫、羊毫、狼毫和兼毫。
王羲之使用鼠须笔书就的《兰亭序》
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墓,出土了一套写字工具,其中有一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毛笔。曹魏时,曹植就有“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的诗句。翰,就是长而硬的羽毛。
紫色兔毛制成的,称为“紫毫笔”。唐代白居易为此写下《紫毫笔》诗:“江南石上有老兔,喫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唐之前的书画家一般喜用硬毫笔,除常用的兔毫、狼毫,还有鼠须笔、鸡毛笔等。
鼠须笔是老鼠胡须做成的笔。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孙统等41位朋友,宴聚山阴兰亭,席间各赋诗一首,合为一集,请王羲之为诗集作序。
当时,羲之酒酣耳热,手执鼠须笔,如有神助,疾书而成。结果,这帖《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无双,成为传世佳作。
说起鸡毛笔,王羲之《笔经》载:“岭外少兔,以鸡毛作笔,亦妙。”
宋代黄庭坚就是一位擅长用鸡毛笔的高手。公元1101年至1105年间,黄庭坚第二次遭贬,在荆州,特别是宜州生活拮据,他只好花三钱买一支鸡毛笔,却写下不少佳作。
这个时期恰恰是黄庭坚的书法臻于精熟,达到个人的艺术极顶。
此外,宋代钱勰奉命出使高丽,带回猩猩毛笔。这种笔的笔头材质罕奇,钱勰颇为欣赏,赋诗以纪;黄庭坚也有《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之作。
但同代的《鸡林志》也认为“高丽笔芦管黄毫,健而易乏。旧云猩猩毛,或言是物四足长尾,善缘木,盖狖毛,或鼠须之类耳”。
元、明、清三代,羊毫笔大行于世。由于羊毫柔软,特别长锋羊毫,颇难驾驭,使用起来颇见功力。
清初,王澍用羊毫笔写篆书,往往扎起笔头,可是所写的字纤弱无力。甚至,个别书法家干脆弃毛笔而改用薄绸小卷来写篆书,结果大失艺术韵味,笔画形同火柴枝一样。
而邓石如以长锋柔毫作篆,写出玉筋笔画,圆润苍厚,功夫过人,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
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广东新会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喜用茅笔。“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朴野之致。白沙尝称为茅君,有诗云‘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其字亦称为“茅龙体”。
还有用熊毛、胎毛做笔的。用胎毛做笔,纪念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从书法艺术来看,选取不同材质的笔头,使用时彰显特色与个性,无异给作品增添魅力。当然,亦不排除猎奇涉新的因素。
编辑:陈佳
关键词:书画家 毛笔 黄庭坚 鸡毛笔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