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临聘教师“一夜下岗”因“编制”很寒人心
新学期伊始,深圳大鹏新区葵涌二小英语教师袁老师却无法返回工作了11年的教师岗位,她与另外7名临聘老师于7月10日被学校以投票淘汰制的方式表决后解聘。校方与大鹏新区对解聘的决定表示无奈,并称由于执行控制临聘教师比例的相关规定,深圳市有数百名临聘教师在此轮整顿中被解聘。(9月14日京华日报)
“万人过独木桥”的“公考热”还余热未去,通往教师编制的“独木桥”也已是人满为患。一则“数百名临聘教师一夜下岗”的新闻,又一次让“编制”成为众矢之的。
关于此次解聘,校方给出的解释是“执行控制临聘教师比例的相关规定”,因为目前“临聘”超标严重。从报道上看,超标问题也确实存在,流动人口增多、学校扩建、年级扩班等历史原因催生出一大批“临聘”教师。如今,时移世易,相关部门从教育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师队伍整顿,本也是无可厚非。但只按比例一刀切的裁员却有失政策柔性,缺少了那么一点“人情味”。
其一,临聘教师本是为弥补教师需求缺口应运而生的,对于临聘教师们在岗位上的孜孜不倦、热情奉献,相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而且,常年与在编教师的同工不同酬,更是提醒了相关部门不能盲目地“过河拆桥”。其二,入编考试犹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命中率极低,临聘教师的职业焦虑与入编培训的费用投入也往往高于在编教师。其三,临聘教师队伍中有不少是骨干老教师,他们因没有光鲜的学历背景,在考试中又敌不过刚出校的年轻教师,难以入编,但多年的实战经验也足以担当起“优秀教师”的称号,当他们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被解聘,不仅使学校损失了人才,也使部分家庭遭受到生活的重创。
因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积极借鉴其它地区的工作经验,对教师队伍编制改革进行创新,争取以实际教学能力为标准来控制教师数量,做好体制创新与教学质量间的平衡,而不是让“编制”成为“免死金牌”。如果一味地“只挑软柿子捏”,既会寒了人心,又会白白浪费了优秀的教师资源,让“编制”坠入“魔性化”的深渊。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教师 临聘 编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