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非急救转运 咋就沦为了“黑救护”横行的监管盲区
新华社广州9月14日专电题:非急救转运,咋就沦为了“黑救护”横行的监管盲区
新华社记者肖思思 金悦磊
国家规定,非急救病人不能动用急救车运送。那些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又需要担架床运送,或者途中需要输液、甚至输氧的病人,当他们转院、出院时,怎么办?
外形与正规120救护车相似,车内却没有正规医护人员和必要急救设备……一些没有资质的“黑救护车”长期盘踞在医院周边争夺患者,隐患重重,谁在管?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而具有资质的民营转运救护车少,涉及患者性命的“非急救转运”市场,在一些地区成为卫生、交通、运管等多个部门“都管都不管”的监管盲区。
“黑救护”横行霸市,隐患重重
近日,在广州一家三甲医院门诊大楼的门口,因“黑救护车”中介抢生意,一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在转院过程中被强行拦下。最终,患者家属报警,警方和医院介入,前后扰攘了近5个小时,这名需要转院的昏迷患者才得以安全送达。
记者在广州一些大医院周边采访了解到,长期活跃着的“黑救护车”一般都是改装车,挂有外地牌照,从外观上看和正规的120救护车相差无几,装有警灯,贴有急救标识。由于救护车紧缺,大医院周边长期盘踞的“黑车”做起转院病人的生意。这类“黑救护”在没有医疗执业资格和运营资格的情况下,利用非法改装的救护车将病人转运至省内外。
这类“黑救护”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介绍,黑救护车主抬担架上下车并不正规,可能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有些车辆给病人匹配药量不足,氧气不足,车上的医务人员基本都不专业,如果病人途中发生危险,根本无法进行有效抢救。此外,黑救护车经常不消毒,卫生条件不过关。
收费混乱已成“黑救护车”一大痼疾。揽客时,开价往往比正规非急救转运车便宜,但半路抬价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让病人家属掏过路费、加油费等。
一些黑救护为了生存,还恶意扰乱市场。一些在广州公开审理的案件显示,“黑救护”在从事非法经营过程中,经常为争夺地盘发生冲突,采用恐吓、寻衅滋事、收?;し训榷嘀质侄危掀渌喾欠ň嗽?。
“都管都不管”,该谁反思
由于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上广、省会城市,每年有大量病患需要从基层医院转运至大医院看病,或者手术后转返基层医院,渐渐形成了非急救转运这一新兴市场。
记者了解到,由于公立医院、急救中心救护车数量严重不足等原因,为“黑救护车”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据安捷急救转运站负责人介绍:“非急救转运是新兴行业,属于120后备军。对于转院转诊,国家明文规定是不能调度120救护车。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基层患者来到大城市求医,而大医院救护车数量不足,供不应求。”
“黑救护车”泛滥,暴露了医疗急救服务布局与管理上存在问题。据业内人士分析,120急救中心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救护车、急救医疗人员等都归属于具体医疗机构。有些医院出于成本考虑,将救护服务外包。这一方面使得正规的急救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另一方面使得急救以外的医疗服务,如转院接送等跟不上。
目前,广东仅有安捷急救转运站、民航广州医院医疗快线等几家机构提供正规的医疗转运服务。据安捷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工作过程中,正规非急救转运车跟医院和病人家属都有协议、医疗保险、法律顾问持证上岗,并设有投诉电话。但车子被不明身份人员半路拦截,甚至医务人员被打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医院我们不会去,因为实在是不敢接。一些黑车主除了横行霸市、明目张胆抢客外,还买通医院的保安、清洁工、护工等,招揽生意。”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黑救护车”横行霸市,最主要是因职能部门责任划分模棱两可,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市场存在监管空白。
记者了解到,一辆社会资本投入的救护车要具备非急救转运资质,需要卫生部门协商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同意,并报卫生部门备案。而在实际监管方面,非急救转运存在监管空白。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黑救护车’管理责任涉及卫生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警等,可各部门对市场又缺乏必要的监管,造成安全有隐患的‘黑救护车’泛滥。市场存在大量需求,卫生部门不去协调解决;黑车转运患者涉及非法营运,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却不监管;黑车出行违反交通规则,公安交警却不去执法。急救转运毕竟不是普通的市场,而是涉及患者性命,不该成为监管的盲区。”
清理“黑救护”,明确责任、开放市场缺一不可
业内人士建议,排除安全隐患清理“黑救护”,解决患者转院转诊专业运输的市场需求,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业内人士建议对非急救行业进行立法规范,明确监管责任。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医院明知大量“黑救护车”盘踞周围而无办法,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缺乏规范。
韩志鹏认为:“针对目前卫生、运管、公安交警部门‘都能管’却‘都不管’的局面,建议立法或者修订相关条例,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铲除‘黑救护车’生存土壤,需要部门联动,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
业内人士建议开放市场,使有医疗资质的社会资本成为医疗急救领域的有益补充。
“解决‘黑救护车’问题不能仅靠打击,关键问题还是解决市场的需求。政府不可能包揽,须交给市场去做。”韩志鹏认为,黑车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救护车配置严重不足。政府应大力发展和规范急救服务,不断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医疗急救行业的监管。在公立医院、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开放救护市场,让更多有医疗资质的可靠的社会资本进入急救领域,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非急救转运 黑救护 监管盲区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