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柯尔克孜:伴着史诗《玛纳斯》走出帕米尔
原标题:柯尔克孜:伴着史诗《玛纳斯》走出帕米尔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1日电(记者阿依努尔)上世纪八十年代,当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搭乘1辆“顺路”的解放牌大卡车颠簸5天4夜到达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辗转火车行走6天6夜来到大上海求学后,他的人生轨迹就和家乡新疆阿合奇县一样,发生了奇异而深刻的变化。
此后30多年,这个曾经的“放羊娃”经过苦读,成长为柯尔克孜族的首位博士,更因深厚的学识,成为我国著名的史诗《玛纳斯》研究专家。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考到内地的柯尔克孜族大学生之一,也是当时新疆首批在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培养的少数民族外语人才之一。在那个时代,他和其他几位屈指可数的柯尔克孜族大学生,让家乡的亲友对内地的高楼大厦有了抽象的印象,还把吉他、喇叭裤、西装等新鲜事物,以及邓丽君的流行音乐带回了家乡。
阿合奇县隶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占当地总人口的86%,海拔在1730米至5958米之间,其中70%是山地,世代游牧于此的柯尔克孜族以“驯鹰文化”和世界“非遗”《玛纳斯》闻名世界。
总人口不足20万的柯尔克孜族,属于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他们跨境而居,历史上不尽的战乱迫使柯尔克孜人从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流域不断向西迁徙,经过数个世纪的跋涉,最终定居在天山和帕米尔高原深处。
由于历史原因,柯尔克孜族的社会组织形式一直带有浓厚的游牧文化色彩,他们“逐水草而居”,封闭、半封闭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柯尔克孜族人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踏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
十几年前,阿合奇县还是1座10分钟就能乘车绕完整个县城的小山城。近些年,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和无锡对口援助下,这里一幢幢居民楼错落有致,教育区、居民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完备,宛似江南小镇的新城区拔地而起……
阿合奇县党委副书记、阿合奇县援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小异告诉记者,过去5年,阿合奇县这个仅有4.3万人口的边境小县城,向内地输出1.3万人次富余劳动力,创收3.8亿元。许多从未走出过深山的柯尔克孜族农牧民,不仅在内地成功转型为产业工人,还因勤劳、肯吃苦、讲信用,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获得良好口碑,吸引着内地企业不断前来招工。
最让当地柯尔克孜人津津乐道的是,1998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新疆率先推行“双语教育”,包容的心态带来的是当地教育文化事业“质”的飞跃。目前柯尔克孜族每万人拥有大学生的人数已居新疆前列,柯尔克孜族硕士生、博士生及出国留学生越来越多,良好的教育使柯尔克孜族人在各个领域能够充分施展才干。
“世界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你得自己去追赶。”15岁时独自离开位于帕米尔深处布伦口乡盖孜村的家,在北、上、广、湘、浙等10余个内地省市闯荡15年,跟着汉族厨师习得粤菜、川菜、湘菜、京菜、清真菜等菜系精髓的夏日扎曼告诉记者。
去年4月,夏日扎曼和他人合伙在喀什老城的核心地带开了当地第一家清真川菜馆。由于菜品丰富多样且可口,又颠覆了少数民族对传统饮食的看法,生意异常火爆。他人生的下一个规划是,将清真川菜馆开遍全新疆。
“在戴白毡帽的卡拉柯尔克孜中,
出生过一个玛纳斯英雄,
他是巴依加库甫的儿子。
多少世纪已经过去,
英雄玛纳斯的名字永不消逝……”
和众多柯尔克孜族人一样,夏日扎曼也喜欢吟唱《玛纳斯》中自己熟知的章节。他觉得,能从先辈那里获得支撑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柯尔克孜 史诗玛纳斯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